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花天跨蝶图》诞生记

发布时间:2019-02-22 11:20:13  作者:沈慧瑛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11.webp.jpg

顾文彬画像

(1811-1889)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是清代官员、词人、收藏家,他不仅精于书画鉴赏,而且也是一位出色的书画“设计者”。据江苏省苏州市档案馆藏顾文彬日记、家书等珍贵档案记载,他经常吩咐儿子顾承,请哪位名家题匾、题跋,如何组装书画册页等等。顾文彬曾构思《花天跨蝶图》,要求把他的小像背影置于蝶上,呈现他骑蝶飞上云霄、仙女持花相接的画面。从道光二十八年(1848)到同治十三年(1874)他先后请董小苑、任薰绘制《花天跨蝶图》,这两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既是顾文彬十分自得的创意,也是他请画家私人定制的作品,并成为过云楼的珍藏。

2.webp.jpg


清代 任薰绘《花天跨蝶图》(局部)

请董小苑绘就《花天跨蝶图》 

 

名家题跋增光添彩


顾文彬以收藏著称,深谙书画之道,对作品的布局和内容表现颇有研究。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春,顾文彬请胡芑香为其画小像,请董小苑绘就《花天跨蝶图》,并将此图携往京城把玩。那年秋天,顾文彬填《春从天上来》一阕:

 

霞举轩轩。控绰约春驹,便学骖鸾。絮云铺学,花雨行天。招手雾髩风鬟。洒盈裾露蕊,泻粉翅,都化珠圆。笑痴龙,种相思瑶草,辛苦耕烟。琼楼旧时明月,照鹤背吹笙,似此高寒。玉佩徐要,金幢遥引,未须鹊羽桥填。奈钗鸣钏动,易催醒,栩栩游仙。问银湾,莫浮红漾碧,流到人间。


3.webp.jpg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写的家书及日记 ( 江苏省苏州市档案馆藏


翌年春,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在京城陶然亭宴请顾文彬、张穆学、金镛、胡焯等同僚,把酒言欢之际,顾文彬出示此图,请他们观赏并题跋,张穆学、金镛、胡焯纷纷留下墨宝,何绍基不仅题写引首,还作长诗题跋:“好花十万碧云回,天女殷勤费翦裁。妙是玉腰奴解事,等闲驮取慧郎来。何处楼台十二城?朗吟风送步虚声……尘海今逢蝶背仙。苍茫絮果与兰因,草草东风又送春。我自骑牛君跨蝶,相逢一醉及花辰。”何绍基曾请画家为其绘制过《骑牛图》,故诗句中有他骑牛顾跨蝶之说。转眼7年过去了,至咸丰五年(1855),何绍基客居吴门,拜访了辞官还乡的顾文彬,再次欣赏《花天跨蝶图》,他感慨万千,当年同在京城为官,而今双双归隐江湖,相聚吴门。于是,何绍基又题诗一首:“碧瑶天化水云苍,蝶梦醒余海气凉。玉笛梅花吹不落,依然旖旎一身香。”

晚清著名才子、书画家冯志沂题诗一首:“竟将蝴蝶作春驹,手拂浓花上碧虚。仙侣相逢应一关,骖鸾骑鹤总粗疏。定是无情定有情,云中蝶背宛相迎。丹青一任凭虚写,莫遣人间识姓名。”名臣潘世恩之子潘曾莹、潘曾玮等人也纷纷题诗,名家题跋无疑为这幅画增光添彩。


力邀任薰再画《花天跨蝶图》 


散花天女婀娜艳丽


尽管《花天跨蝶图》上留有何绍基、陶梁、吴云、蒋德馨、许锷等19位好友的题诗题跋,并与画装裱成长卷,被顾文彬视为珍宝,即使在咸丰十年(1860)顾家逃难之时也未遗失;然而,他内心对董小苑画的《花天跨蝶图》并不满意,认为“董公画笔尚嫩”,又是绢本。时隔24年,到同治十一年(1872)十二月,他萌生了请任熊之弟任薰重绘此图的想法,并与三子顾承进行沟通。

任薰(1835-1893),浙江萧山人,字舜琴,又字阜长,其父任椿擅长绘画,任薰与兄任熊均宗老莲(陈洪绶)笔法,以画名世。同治七年(1868),任薰与任颐(任伯年)离开家乡来到苏州,以卖画为生,后奔波于苏州、上海两地。任薰与任熊、任颐、任预(任熊之子)并称为“海上四任”。同治年间任薰的二十四页画以高价被人收藏,与英年早逝的任熊画作价格不相上下,价格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画家绘画水平的高下,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其作品的收藏价值。

顾文彬非常欣赏任薰的作品,认为他的笔墨足以与任熊“竞爽”,因此多次要求顾承请任薰临摹古画名作。在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1873年1月16日)的家书中,顾文彬希望任薰能够重画《花天跨蝶图》,“须二丈余长,以奇丽为主,兴到即画,不必限以时日,笔资俟画毕酌量致送,先与言明,决不菲薄。我之小影仍作背面形,骑于蝶背,高低悉照原卷,以便将题咏移入耳”。顾文彬既许以润笔从优的待遇,又强调“花天跨蝶图是绝好题目,辟前人所未有”。

翌年二月初二日,时隔一个半月,顾文彬又从宁波致信苏州家中,询问任薰是否动笔画《花天跨蝶图》。在这封书信中,顾文彬对顾承进行艺术指导,提出自己的构想:“所画散花天女,开相宜艳丽,不可过于古拙,其卷愈长愈好,丘壑愈奇愈妙,不必限以时日,兴到即画。”顾文彬深知慢工出细活,不能急于求成,画画要“兴”之所至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任薰是职业画家,以卖画为生,银子的多少决定成功的概率,顾文彬再次关照顾承“将来多送些笔资可也”。由于任薰在沪、苏两地颇有声名,绘画“生意”繁忙,顾文彬让顾承“须切实致意”,方能打动人心。从顾文彬日记、家书等档案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顾文彬善于把握人的心理,了解对方需求,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以达到目的。

然而过了半年,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顾文彬从宁波到杭州负责浙江省秋闱事宜,任薰那边还没有动静,他心里不免有点着急了。顾承于九月初五日从苏州到杭州,搬入贡院,陪伴父亲。父子私聊时,顾文彬要求顾承回苏州后先送些润笔给任薰,并以借观任熊的《姚大梅诗意图》为由,催促任薰早日动手画《花天跨蝶图》。任薰与兄任熊感情甚好,《姚大梅诗意图》是兄长的代表作品,在他的心中分量很重,以此为“诱惑”必然促其《花天跨蝶图》早日完成。除了《花天跨蝶图》外,顾文彬还希望任薰临摹陈洪绶的《罗汉卷》,认为陈氏“用笔之沉着,设色之古雅,相貌之庄严,衣服之变换,色色精到,真欲空前绝后”,目的是将任薰临摹之作与任熊的“诸仙祝寿卷裱成一对”,在顾文彬眼中任氏兄弟作品为“近人中名笔”。可惜,由于任薰开价颇高,此事暂被搁置。

不巧的是,《花天跨蝶图》还没开笔,任薰却生病了,总不能逼病人作画吧。顾文彬在十月二十二日的家书中叮嘱顾承说:“阜长待其病愈,先画花天跨蝶为要。”任薰一病,多少耽搁创作进程,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六月此图似乎接近尾声。在十七日的家书中,顾文彬写道:“花天跨蝶图阜长曾否补完?旧图寄来,我欲加跋,便可以旧跋拆入新图重装耳。”原来,他要重新加跋,而将董小苑画上的原跋拆下来,重新装裱到任薰的《花天跨蝶图》上。仅过了一周,顾文彬再次在信中提及将董小苑的《花天跨蝶图》寄到宁波之事,待他“补录旧词,加以新跋,庶可与新图合装耳”。

那么,任薰是何时完成《花天跨蝶图》的呢?从七月初三日顾文彬告诉顾承“昨收到跨蝶图、卞润甫扇面”,按当时宁波与苏州书信往来所需时间推算,任薰的《花天跨蝶图》当在六月底前初步完工。此图上落款时间为甲戌秋八月,“为艮菴先生补图,萧山任薰阜长写”,由此可见,当顾承寄出董小苑所画旧图时,任薰构图也差不多完工了,只是画作需要精心打磨,故至八月才最后收官。顾文彬从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1873年1月16日)提出想法,到同治十三年八月(1874年9月)任薰完成画作,经历了1年零8个月的时间,当然真正作画的时间不会太长。

4.webp.jpg

清代 任薰绘《花天跨蝶图》(局部)


移花接木重组《花天跨蝶图》 


天衣无缝丰富内涵

顾氏父子把董小苑画的《花天跨蝶图》上众人题跋全部拆下来,重新装裱到新图上,丰富了任薰《花天跨蝶图》的内涵,也提升了这幅画的文史价值。任薰在《花天跨蝶图》上绘了60位服饰、神态、头饰各异的仙女,她们手捧鲜花,而顾文彬身跨一只巨蝶之上,踏着祥云飞向仙界。

光绪三年(1877)秋,顾文彬又请吴门画家袁启潮(字子辛)为其画像,此时顾文彬已67岁,而当年绘于董小苑画上的他仅38岁。顾文彬写下跋语,交代了请董小苑、任薰绘制《花天跨蝶图》的经过,又集辛弃疾词,有“羡仙都梦觉,歌舞匆匆。谁怜故山归梦,笑白发如今人老”之句。光绪十六年(1890)二月,顾文彬的门生费念慈为他38岁、67岁小像前题词,其时顾文彬刚过世不久,这两幅小像连同友人们的题跋都装裱在任薰的《花天跨蝶图》上。除了上述《春从天上来》词之外,顾文彬还集了他喜爱的宋代大词人苏轼(东坡)、吴文英(梦窗)、辛弃疾(稼轩)、张炎(玉田)四位词人的词。

顾文彬从20岁中举到30岁得中进士,从小京官到宁绍台道,几度宦海沉浮,梦醒时分已是暮年,回望正值壮年38岁时的画像,人生真如一场大梦。请董小苑绘制的《花天跨蝶图》完成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是他服阕进京之际,表达了顾文彬作为文人士大夫对仙界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寄望。综其一生,顾文彬三次走进官场,寻找发展机会,除做官之外,他最大的爱好是收藏书画。其间,他的书画鉴赏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请任薰再画《花天跨蝶图》就是最好的例证。

5.webp.jpg

清代 任薰绘《花天跨蝶图》(局部)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