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旷世之音,畲族民歌

发布时间:2019-08-16 10:47:19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什么样的表达的方式最让人倍感清爽?什么样的语言极具特色又令人向往?有人说是歌,没错,它就是有如此的神奇效果,今天就让我们聊聊畲族民歌。

畲族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与音乐的传承主要靠畲族歌言口传身授。畲族人自称“山哈”,赋予民歌以“歌言”的独特称谓,“山哈歌言”被畲家人视为传家之宝。畲族民歌,顾名思义就是用畲语唱出来的歌。演唱形式有独白、对唱、齐唱和独特的“双条落”二声部盘唱形式,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最受欢迎的。上山劳动,单人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年龄相仿的异性就接上,发展成对歌。山上常有人对歌,故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畲族歌曲以轻声细语为特色,在词曲结构方面,格调比较整齐,多7字一句,四句成一段。一首民歌,少则1-2条,多则7-8,歌调多为五声形,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其中商调式分布最广,角调次之,徵、羽,宫调式再次之。按畲族的自然习惯和曲调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福安和蕉城调。罗源和连江调、福鼎调、霞浦调和古田调。演唱方法有假声、真声和真假声结合三种,以假声的唱法最有民族特色。演唱方法有假声、真声和真假声结合三种,以假声的唱法最有民族特色。

畲歌随着畲语代代传承,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歌场传承;二是祖辈家庭代代传承;三是师承;四是手抄歌本传承;五是创作传承;六是祭祀仪式或活动中传承。畲族民歌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体现了畲族歌言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体现了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实用开发价值。2006年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