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礼县非遗——盐官井盐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2021-02-18 09:06:56  作者:赵选  来源:礼县档案馆  浏览次数:

礼县盐官镇古称卤城,位于礼县东部,是礼县通往天水方向的东大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地位。早在先秦时期,地处西垂(今礼县)的秦祖先在与周的交流中,吸收了先进的生产经验,陶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了发展,具备了熬制加工井盐的能力。历经沧海桑田,它依然保存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它的传承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反映了历史的融合与变迁。它是盐官商业重镇形成的重要内因,如今它已经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精神象征。

QQ图片20180619122529.jpg

盐官井盐的制作工艺,至今仍旧完好保存着古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貌,真实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的初始形态。一观一读,使人们重温历史,返朴归真。井盐制作作为一项礼县盐官地区独特的、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是一项很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

QQ图片20180619122542.jpg

井盐的熬制过程大致有:拌土(拌土即把生土拌成熟土)浇灌盐水、装篓子、淋盐水、熬制熬制井盐是一项极其复杂,又脏又累的活,常年被盐水腐蚀,手脚皮肤干裂,衣服盐滞,苦不堪言。盐官流域地处西汉水上游,是秦人的发祥地。秦人之所以迅速崛起,与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盐井工艺集中体现了先秦时代广大人民的劳动智慧。汉代末,设置管盐的官吏故得名“盐官”。汉代恒宽著名经济学政论文《盐铁论》中,就指出盐铁专营。盐与畜牧业的发展有必然联系,久负盛名的“盐官骡马市场”与盐的生产有密切关系。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诗反映了盐官地区的生产状况:

《盐井》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

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

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

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QQ图片20180619122548.jpg

 将盐井传统手工艺制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力提倡盐业专卖,再加之井盐熬制成本高,逐被物美价廉的加碘有机盐取代。井盐加工技术工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濒临失传,亟需重点保护。

微信图片_20210203094505.jpg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