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永清堡遗址

发布时间:2019-06-05 09:04:20  作者:佚名  来源:兰州日报  浏览次数:

 

  □薛雨青

  每天起床后或有闲时,我总习惯伫立在朝南的楼窗前,凝望那高高的永清堡。这不仅仅因为永清堡是一个仰韶文化的遗址,是清水县的风景名胜,更重要的它还是我的母校,清水的最高学府——甘肃省清水县一中的所在地。

  古时的永清堡是什么样子,现在只能靠我们有限的想象力去追溯。但那时肯定是一块高地,三面悬崖,这样的地势,既可远避洪水,又能防御兵匪和野兽。这样的“高地”上,还有水井。根据近年来发现和保存的先民生活遗存看,古窑洞、石碾、石磨、石臼、水井、藏钱的石罐及生产、生活用具等品种繁多,这令我们不能不佩服先民的生存智慧。

  永清堡之名因何而来,众说纷纭,现在还缺乏有力证据。但专家学者说,那是很早的原始村落,也是轩辕时期的一个著名部落的住地。但民间传说是大明初期,从山西迁移至此的高永清、高永康弟兄两人的家园。永清在堡上、永康在堡下。金水河西边,有条路就叫永康路。后来的西关小学,就建在永康路,叫永康小学。高永清的后裔人丁兴旺,存有家谱。前些年的建设中发现,永清堡上,原来有过大庙、大树、香炉、古币,但早已深深地埋在了地下。曾矗立在永清堡上的一道雄伟的古城墙,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据资料记载,永清堡遗址,位于清水县城永清镇西关山城塬之北、清水县城一中校址(原国立十中),坐南朝北,隔上水沟与县城毗邻。是清水县境内发现的一处距今5500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该堡三面悬崖,南接三庙塬,依山傍水,东西宽约250米,南北长约500米,高出县城约二十余米,占地约3.5平方公里,明思宗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在此筑永清堡,成为清水县的屏障。

  据两当人罗世锦撰写的《永清堡记》记载,崇祯年间,清水百姓备受匪盗骚扰:“怙狡捷为旤愈甚,负险关陇,上邽实当敌冲……朝夕贼据此,下瞰城中有若掌。”可见上邽之于关陇的重要性,永清堡之于上邽的重要性。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加剧,为了保障对关西的有效控制和便于经营清水,1632年3月经秦州观察李虞夔倡议,由清水县长萧彦芳主持,组织民工堑削山塬,四面壁立,然后依险筑墙修堡,并建立防卫工事,与县城两相夹击,相互照应,成屏卫之势,“岿然一天堑也”。贼再至,而两城夹击,禽狝草薙,京观已纍纍在望矣。自是,贼不复以秦陇为意。”明清地方统治者苦心经营关西重镇清水,虽然,在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匪盗进攻清水时,永清堡确实发挥了屏卫县城的桥头堡作用。但视关西安危于永清堡,“永赖在兹”只是梦想。

  民国版《清水县志》记载:“永清堡初建于明崇祯间,经流寇及同治之战,县城恃斯坞为保障,幸获保全。现清水县立中学设置其中,有明山西巡按罗世锦观察李公邑侯萧公,初立清水县西关山城永清堡,落成碑记录入艺文,可考。”

  宋初防番之坞砦,除了冶坊砦、静戎砦、弓门砦等,还有位于县城西关山城塬之麓与县城相联的永清坞。坞者,一指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二指防御用的小型城堡。坞之存在价值,显然在后者。永清堡的军事防御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永清坞东侧,有云台观。永清坞之下,有俗称三眼泉亦称西贯泉的清泉,还有清乾隆二年修建光绪三十年重修的三皇庙。1935年11月,国民党驻军四十九师拆毁永清堡下的三皇庙与清泉寺,腾出空地建房驻军。

  清水今城修于明洪武四年即1371年,城郭后来要么残塌,要么雨毁,要么震坏,屡坏屡修。民国三十三年春,县长刘福祥聘请绅士陆又泉督修城堞、墙栅栏及四周碉堡,并在西南兴建永清桥,横跨金水河,高约五六丈,长约四十多丈,将县城与永清堡连为一体。

  永清堡遗址处于黄河上游渭河重要支流的牛头河南岸,作为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铲、石矛、石锛、纺轮、网坠等生产工具和防卫武器;出土的陶器有双大耳红陶罐、夹砂双耳罐、夹砂单耳陶鬲、夹砂单耳钵、双耳绳纹罐形鬲、重唇尖底瓶等生活器物,还有骨针、骨锥,有龟甲、贝壳等海类动物化石。

  遗址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泥质和夹砂红陶片,饰绳纹、划纹、网格纹,彩陶纹样有黑彩弧线三角纹、平行线纹,器形有细颈瓶、彩陶罐、曲腹钵、平口或重唇口尖底瓶。另有齐家文化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片,饰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划纹、锥刺纹等,器形有直口深腹罐、折腹罐、双大耳罐、折肩罐、侈口高领单耳罐、分裆鬲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2005年春季,清水一中在修建操场时,还挖掘发现了大小不同的灰坑堆积物,也有一些房屋的痕迹,其中最大的一个有20平方米。在这个屋子状的前面,还出土了能够对接在一起的圆柱形陶制品,它们像水管一样,极有可能就是当时人们初步使用的排水设备。它们也和这种齐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镂空豆一样,都是在清水地区首次发现。

  有关专家表示,永清堡遗址是一块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宝地,堡下叠压古文化遗存,地下文化层厚约1-3米,有大量灰坑、灰层、窑穴及房址,属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晚期父系氏族公社初期过渡的社会概况,是清水远古文化的典型代表。先民们从这里留下最初的脚印,书写了清水文明史的第一页。

  然而,意味深长的是,经历了漫漫岁月的变迁之后,永清堡的历史似乎一直与学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难当头之际,不少大学纷纷迁往内地,在后方办学。其中,有两所国立中学相继在甘肃天水成立,它们分别是国立五中和国立十中。国立十中主要接纳的是豫、晋、鲁和东北等地的流亡学生。1938年底,因故迁至清水,且更名为“国立甘肃第二中学”。是时,国立甘肃第一中学也在天水成立,即后来的国立第五中学。1939年4月10日,“国立甘肃第二中学”易名为“国立第十中学”,校址就设在清水最美丽的风景名胜地——永清堡上。国立十中在这个“世外桃源”,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英才。抗战后期的1944年,河南已恢复失地,国立十中东迁河南。清水人用毛驴和骡马为他们运送行李,依依惜别。1947年,堡上设清水县立中学。1956年,清水县立中学改称清水一中。1957年2月,永清堡遗址被甘肃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流逝,时光远去。建在永清堡遗址上的清水一中历经几十年风雨,在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下,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仰韶文化遗址的一片废墟上,除旧布新,创建美丽校园。如今,苍苔满地的石阶变成了平展的水泥台阶,学校里也盖起了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装备了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文明传承上迈开了新步伐。

  高高的堡墙静默无语,悄然诉说着一段段风云突变的历史。如今,每当我去过一次母校,总有新的感觉、新的留恋。而每一次回看永清堡遗址的过往历史,总会让人感到不负人生,不虚此行。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