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兰州历史上的大洪水 黄河暴涨围城半月泡塌一段城墙

发布时间:2019-07-29 10:18:30  作者:佚名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浏览次数:

原标题:【兰州故事】兰州历史上的大洪水 黄河暴涨围城半月泡塌一段城墙


讲述人: 张智 本土历史文化研究者。

  今年夏天,黄河的大水再次让人们见识了什么是奔腾的黄河。

  以前,黄河给我们的印象是安静的,是哗哗流淌的。最近,两次洪峰之后的黄河,才显出黄河的真面目,黄河是奔腾的,黄河是咆哮的。

  黄河大水,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清末兰州浮桥(资料图片)

  汉代金城郡,黄河大水溢出二十里

  自从黄河上游有了现代的水利枢纽后,有两个黄河景象就离我们越来越远。哪两个景象?一个是冬天黄河的冰桥,现在已经彻底看不到了。另一个是黄河大水。兰州最后的大洪水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1年9月,黄河兰州段发生大洪水,最大流量达5640秒立方米。

  可是,你知道黄河最早有记载的大洪水是啥时候?兰州最早有记载的大洪水发生在东汉时期汉灵帝光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83年。这年秋天,金城黄河水溢出二十余里。在这之前,肯定有大洪水,不过都没有记载下来。

  这段记载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从简单的记载来看,这次大洪水应该非常大。在信息闭塞的古代,能写入史书的,尤其是《后汉书》这样的,肯定是大事,超大的事。同时,当时黄河多是自然河道,河岔、漫滩比较多。这样的情况下,黄河水还能溢出二十里,可见黄河水量之大。

  汉代,兰州的城市重心在西固,城关区这一带多是黄河漫滩,人们居住的地方比较高。不过,当时兰州人口并不多。西汉时期,金城县所在的金城郡人口接近15万,到了东汉时期,金城郡的人口不足两万。可见,长期战乱和自然灾害给兰州地区带来的巨大破坏。

  古代由于信息不畅通,兰州境内发生大洪水的记载相对比较少,而且很不详细。直到清朝乾隆以后,兰州的洪水记载才逐渐多了起来,也稍微详细了。这让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兰州曾经遭受过的灾难。

  由于兰州独特的地形,兰州的水灾泥石流大体也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黄河及其支流,因为上游暴雨而引发大洪水;另一个是,兰州各地天降暴雨后,雨水形成洪水,顺着南北两山各个沟道,形成局部的洪水泥石流。不过,这两种洪水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黄河沿线的洪水,人们可以从上游往下报信,比较容易防范,各个沟道的洪水泥石流就比较难以防范了。兰州西固,就曾经发生过一次湮没50人的洪水泥石流。


兰州桑园峡

  兰州最大的洪水有多大

  穿城而过的黄河,给兰州人制造美丽河景的同时,也将它的咆哮奔腾隐藏了起来。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兰州的黄河大水三年两头有。尽管有洪水大有小,给人们造成的损失有大有小,但洪水的记忆却深深地印在这个城市中。

  兰州白塔山是兰州地标性建筑,也是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去的地方。这个能够眺望兰州城市美景的古塔,修建之时,人们就对它赋予了镇住黄河洪水的愿望。有一个民间传说是这样的:

  古时候,有个皇帝来到兰州。晚上睡觉的时候,被黄河水声吵得睡不着。次日清早,他问昨晚响了一夜的声音是啥发出的。官员们说,晚上听见哗哗的声音,是黄河的流水声。原来,兰州地形两山对峙,中间黄河横流,晚上夜深人静,黄河流水声被放大了,故而听上去,声音很响。据说,这天晚上皇帝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老人,给他一张图,还说,兰州黄河段住着龙王的第九个儿子,这个龙子非常调皮,经常捣乱,黄河大水由此引发。老人说,在兰州北山修建一座塔,就能镇住。实际上,兰州的山上修塔是镇不住黄河大水的。

  历史上,兰州的黄河大水不断。元代至正年间十月份,兰州的黄河发大水。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六月,黄河上游连降大雨,引发河水暴涨,当时河水四溢,从西到东六十里地段上,淹死数百人。晚清时期,冲断黄河浮桥的大水就发生了两次。一次发生在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二十二日,当时,黄河水大涨,兰州浮桥被冲断,盐场堡沿河淹死百余人;另一次发生在光绪三十年。

  光绪三十年(1904年)黄河大洪水是最惨的一次。这年六月初,兰州及其附近地域,连降暴雨,引发黄河水大涨。这是兰州近百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据事后按照水位推算,当时黄河的流量达8600立方每秒。暴涨的黄河水,横扫沿河堆放的木料、麦捆、柴草等,往下游漂浮,在桑园峡一带壅塞黄河,导致黄河水逆流而上,兰州东川一带遭水灾。雁滩十八滩被洪水湮没,东稍门城墙被泡塌一丈余长。为了防止洪水进城,人们用沙袋堵塞城门。而洪水继续上涨,逼近红山根一带,然后绕城向西逆黄河而上。

  这次大洪水持续了半个月,然后才逐渐消退。人们站在城墙上,看到兰州城东部成为一片泽国。城东灾区的居民,纷纷跑到五泉山上躲避洪水。当时,受灾民众过万人。“河水漂有木头、柴草、家具、死人等,前后相叠,数日不能尽。”

  永登砂沟大洪水淹死陕甘总督

  一次次大洪水,给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1904年黄河大洪水后,兰州又发生过两次大洪水。一次是1909年,这次也是六月,初一日兰州地区天降大雨,第二天黄河发大水,将浮桥冲断。据说还把浮桥上一艘船冲到了靖远。1912年,兰州安宁发生洪水,将安宁堡的四十家居民冲掉,湮没农田一千多亩。灾情极为严重。

  让人们想不到的是,在被兰州洪水湮没的人中,还有一位西北最高军政长官——陕甘总督。这件事情发生在晚清时期,地点在永登县城外的沙沟中。

  这位陕甘总督名叫沈兆霖。他是浙江钱塘人,曾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在晚清政坛上,沈兆霖是比较能干的,建议各地兴办团练就和他有关。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陕甘总督沈兆霖到西宁处理军务返回。初七这天,他们一行,沿着今永登县通远砂沟向永登县城行进。这条砂沟以前是永登通往西宁的主干道。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们眼看到达永登县城的时候,一场暴雨从天而降,在一个叫“二道岭”的地方,大雨汇集成洪水,顺着砂沟滚滚而下。夏季这种砂沟,危险极大。据说,看到洪水而来,这位陕甘总督在幕僚们的建议下,先脱下官靴,投到水里,据说这样可以镇压洪水。结果无效。只好将自己的官帽扔进水里,谁知,官帽也不管用。最后,洪水冲走了陕甘总督。

  洪水退去,人们找到了陕甘总督的遗体,仍旧坐在轿子里,面色如常,这自然是粉饰之辞。

  沈兆霖是兰州境内迄今为止遭遇暴雨山洪死亡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洪水是天灾,可是有人却将它和人祸连在一起。当时的永登知县,还将县城的城隍、山神、土地神像搬出来,敲打拷问了一番。

  兰州依山傍水,滚滚而来的黄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也带来了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灾难贯穿人类历史,人类也随着灾难而成长。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王文元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