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服务 > 经验交流

“互联网+”时代欠发达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2-29 09:49:57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行动计划,"互联网+”在各行各业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兰州大学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例,重点介绍了欠发达地区高校在人力、财力短缺情况下如何推进档案信息化,融入"互联网+”时代。

  关键词:互联网+    档案信息化

  0  引言

  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1]。
  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出台》;2006年国家档案局将档案信息化作为”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2]”写进了《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2011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八项建设内容之一[3]。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传输网络和平台,积极推进城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4]。
  档案信息化旨在改进传统的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手段,是"互联网+”时代档案融入"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石,"互联网+”与"档案”相结合是档案信息化的2.0版本。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强调要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高校档案工作更应发挥教学科研优势,促进"互联网+”与"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融合,缩短档案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提升用户体验。
  众所周知,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界影响。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档案信息化工作仍处于边缘化地位,投入相对较少。对于高校,尤其处于欠发达地区高校,档案事业经费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在此情况下,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达到理想的服务,便是一个关于档案信息化的现实问题。
  本着成本最小化原则,从需求出发,兰州大学档案信息化艰难起步,摸索前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下文以兰州大学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为例说明。

  1  建设思路
  1.1 构建档案管理系统主平台
  汲取国内各大高校的先进经验,基于经费预算情况,合理配置硬件设备。引入管理系统,针对本校需求,不断挖掘系统功能,灵活使用。
  1.2  档案信息发布主网站建设
  资源丰富、结构合理、体验良好的档案信息网站,可以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体验,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定位与规划。
  1.3 逐步推进存量档案和增量档案的数字化
  充分考虑档案信息应用和安全保管相关要求,坚持"应用、质量、效益、安全”有机统一的原则,科学鉴定数字化范围。初步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开展增量档案数字化,并实现高频使用档案的全文数据化。
  1.4 成绩翻译、证书翻译系统建设
  基于高校的特殊需求,实现学生成绩翻译、证书翻译自动化,解放人力,提高效率。

  2 建设过程
  2.1 档案管理系统
  2.1.1原则与定位
  档案管理系统的原则和定位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建设之初,确定了"避免好高骛远、避免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建设”的建设方针,充分了解自身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认证,确定和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稳步推进。
  2.1.2建设内容
  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步骤勾勒如下:
  第一阶段:引进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完成馆藏档案文件级、案卷级目录的录入——逐步深入到部门归档立卷信息化——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全文数据库建设——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双套制”归档——实现与校内公务系统无缝衔接。
  第二阶段:深化档案管理软件系统的功能改进和深度利用,与软件提供商协商,增加了客户端批量数据导入功能、改进了综合查询分类与用户权限细化等功能。
  2.2成绩、证书翻译系统
  2.2.1原则与定位
  成绩与证书翻译系统建设旨在解决手工翻译工作量大、翻译结果欠精准的问题,将创造力投入到档案工作更核心的业务环节当中去。
  2.2.2建设内容
  成绩、证书翻译系统是独立与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成绩翻译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普通用户与管理员实现不同界面管理。证书翻译系统采用C#语言开发,资源占用率低,用户无需注册,易于操作。
  建设本校本科、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交流生教育各个阶段、各种类型全部课程的中英文对照词库,并且不断完善,不断校正。
  2.3 档案数字化
  2.3.1 原则与定位
  档案数字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而在人员紧张、档案事业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要做到馆藏档案全部数字化几乎是天方夜谭,因此,需要统计分析档案利用数据,优先加工高频使用的档案,做到最高效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2.3.2建设内容
  初步对需要数字化加工的档案进行密级鉴定,针对不同密级档案制定不同的数字化方案;制定统一的数字化加工、验收标准及文件挂接方案;不断修正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的应急方案。

  3建设成果
  3.1标准规范建设
  在充分调研、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兰州大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修订了《兰州大学部门归档范围、类目设置及保管期限表》等业务指导文档。
  3.2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包括虚拟服务器、校内防火墙等设施与资源,在此基础上,购置服务器、工程图纸扫描复印机、零边距扫描仪一台、成册扫描仪、光盘刻录塔等基础设备。
  3.3应用系统建设
  引进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发布系统;开发成绩、证书翻译系统。
  3.4信息资源建设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归档,组织文件级目录输入,存量档案数字化加工。
  3.5安全体系建设
  采取数据库定时异地备份与光盘脱机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系统安全系数。
  3.6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档案工作队伍用人机制。要求专职工作人员定期学习新知识。注重归档培训,采取现场、网络远程指导与培训、电子文件、书面指导与培训、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

  4 应用效果
  4.1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者
  方便了档案馆工作人员有效地管理档案,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增加档案检索的命中率。
  4.2对于归档与查档人员
  档案管理系统运行后,查档不再是一个耗时耗力的用户体验。成绩、证书翻译效率提高了约75%,最大程度地节约了申请出国交流的历届毕业生以及在校生的时间,提升了申请节奏,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档案馆主页总点击量278643次;出具英文成绩单5000多份,毕业证、学位证约4356份。

  5 结束语
  兰州大学档案信息化系统运行以来,档案资源建设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特别是档案资源积累的主体(归档主体)由原来与校内管理模式高度吻合的处、室、院(系)、所扩展到每个学生社团、教师个体;创新了档案服务模式,契合"互联网+”思维;借助微信、微博技术,档案信息化工作向移动终端延伸。
  2013年以来,通过兰州大学官方微博、微信,发布"萃英记忆”人物访谈录、专题档案编研成果以及其他档案数字化产品,各类档案用户获得了更快捷的服务和更愉悦的档案利用体验。

  参考文献
  [1]  陶碧云. 论档案信息化内涵及其相互关系[J]. 档案学通信,2002(6):31-33.
  [2]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S].  国家档案局2006年12月27日印发.
  [3]  刘娜,孔青青. 档案信息化研究综述[J]. 山西档案,2013(3):61-63.
  [4]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2月27日印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