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兰台文苑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春耕走笔

发布时间:2020-04-17 10:15:30  作者:缪士毅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春雨淅淅,草木新生,正是农家春耕之时。也许是生于江南乡村、又是农业大学毕业的缘故,更由于我的家乡浙江永嘉县具有深厚的耕读文化,所以每到江南春耕之时,我总喜欢在乡村住上几天,不仅可以深吸春天泥土的芬芳,还可近身观赏江南乡村的春耕景象,更可借此品味一番文人墨客吟咏春耕的佳诗妙句所带来的意境,如唐代诗人王维的“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伴随着充满诗意的春耕,我走向乡村,走向阡陌,在错落有致的梯田间、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在炊烟袅袅的村落里,不时可见农民或赶牛耕田,或牧牛归来。偶尔还可看到儿童在春天的田野上嬉戏,有调皮的儿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别有一番耕读文化的韵味。

    提起春耕,犁、耙、耖等传统农具是少不了的。但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这些传统农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尤其在平原水乡一带,这些传统农具目前已经很少在春耕时派上用场,仅在一些“乡村记忆馆”里“露露脸”。这不,近日,我就看见犁、耙、耖等农具陈列在云岭乡岭南村的文化礼堂里。不过,在永嘉县楠溪江沿岸的一些山区农田,尤其是山区的梯田,其春耕还是离不开犁、耙、耖等。犁,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其余皆为木制;耙,即在长方形木架中间横向装上两排生铁耙齿;耖是一种将泥土弄得更细的农具,为木头所制,下方横着一排用木头制成的尖齿,上方安有横柄扶手。

    春耕,展现了人与牛和谐相处的情景。你瞧,这边农民将犁通过牛轭套在牛颈背,一手扶犁,一手牵着牛绳,那牛拉着犁将田泥成垅翻转,如此来来去去,很快,一块农田中的泥土便被翻松;你看,那边农民正站在耙上,手里牵着牛绳,驱着牛拖着耙往前行,不时将此前犁过的泥土耙细耙平;还有农民双手扶着耖,赶着牛拉耖前行,将田中的泥土整理平整。如此田间美景,四处洋溢着春的气息。

    当然,在我的印象中,春耕画卷最迷人的,是位于永嘉楠溪江畔的茗岙乡。这里素以梯田风光闻名,每年春耕时节,许多摄影师慕名而来,他们的镜头中总少不了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农民赶牛春耕的情景。尤其是春雨淅淅、水满田畴之时,那线条流畅的梯田、远处如黛的群山,映衬穿着蓑衣、戴着箬笠赶牛春耕的农民,构成了神奇美妙、动静相宜的梯田春耕图,总让他们感叹不已。若赶上薄薄云雾,更有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春耕,对耕牛来说是很辛苦的,早出晚归,辛勤耕作。农民们没有忘记耕牛的付出,每当春耕之时,便把最好的草料用来喂耕牛,还不忘给耕牛加餐。我的父亲是位地道的农民,善于耕作,对耕牛特别疼爱,每当发现耕牛劳累了,便会将家里的老酒装在酒瓶里,再往这酒瓶里灌几个鸡蛋,然后喂给耕牛,让它补补身体。

    又是一年春耕时。那一幅幅美妙的春耕画卷,镶嵌于乡村的田野,带给乡村无限的希冀。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16日 总第3512期 第四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