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兰台文苑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屡次负伤不休战的矿山尖兵 ——记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潘克秋

发布时间:2021-05-08 11:22:34  作者:吴锡刚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潘克秋,广西罗城人,原罗城九龙煤矿工人。1970年9月,他参加工作后,长期以矿为家,先后6次负伤,仍坚持在井下生产第一线,为企业增产拼命工作,先后荣获全区先进生产者、全区劳动模范、全区青少年学雷锋标兵和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全国煤炭工业战线劳动模范、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2011年8月,潘克秋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

    我与潘克秋是同乡。20世纪70年代,我在县城读中学时,就在县文化馆的宣传窗内看到过他的先进事迹介绍。当时,我为家乡出现一位全国知名的劳动模范人物而感到自豪,并从内心将其树立为学习的榜样。近几年,我多次回到家乡,登门拜访潘克秋,与他交谈,回顾他当年矿山井下工作和参加全国、全区相关会议的细节往事,对他的经历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

    勤奋好学 苦练技术硬本领

    潘克秋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小养成努力学习、爱好劳动、关心集体的良好习惯,他积极上进、崇敬英雄。在学校读书时,他就从电影上看到煤矿工人“头戴安全帽、手握风钻机”的威武英姿,内心很向往,希望今后自己也能成为一名煤矿工人,为国家开采更多的煤矿。

    1969年2月,广西决定实施“6927工程”,修筑宜山三岔至罗城的“三罗线”、金城江至环江上朝红山矿的“金红线”铁路支线,以解决煤矿运输问题,并从全区抽调了数万名工人参加工程建设。21岁的潘克秋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了罗城、环江两县境内的铁路工程建设,因工作表现突出,于第二年9月被分配到罗城九龙煤矿当采煤工人。当时的九龙煤矿是一个仅有200多名职工的县管小企业,设备简陋,生产条件较差,井下工人每天“上班一身白,下班一身黑”。潘克秋初到矿山,下井劳动,天天都是同铁锤钢钎交“朋友”,跟石头煤块打交道,工作十分艰苦。刚开始,潘克秋不掌握抡大锤、打钢钎的技术,见别人猛干,自己也猛干,可是干一阵子就喘大气、冒大汗,手臂酸软,累得够呛,又事倍功半。为了提高技术本领,他拜老工人为师,虚心请教,苦练动作,不顾手掌磨出的血泡、膝盖上的伤痕,最终较好地掌握了抡大锤、打钢钎等采煤技术,并逐步成为一名技术能手。

    拼命工作 屡次负伤不休战

    1974年6月,由于连续几天下暴雨,窿道里水位不断上涨,平巷将要被水淹没了,外面开到九龙煤矿拉煤的汽车,一辆辆空着返回。当时因工伤刚刚出院的潘克秋看到这般情景,心里非常难过。他向矿领导递交了申请书,要求参加水中夺煤突击队。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说:“你左腿的压伤还没有痊愈,不能下井。”他坚定地回答:“我不能看着国家的财产受损失。”随后,他和其他队员一道,打赤膊、穿短裤,涉过齐胸深的水,到井下把煤一点点捞上来。经过连续多日的艰苦奋战,硬是从水中捞起了300多吨原煤。

    有一次,潘克秋正和同志们打炮眼,安全员突然跑过来向他报告:“不好了,通风口被塌方堵塞了,瓦斯浓度超高。”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如不采取紧急措施,数十名职工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潘克秋先让其他职工撤到安全地段,然后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挖通风口。当他正挖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哗”的一声,一块约有一吨重的煤硖(煤矸石)落了下来,幸好被巷道两边的粗柱子顶住。大家听到响声,立即赶过来将他救出。随后,潘克秋带伤坚持与其他同志一道继续挖通风口,等到排除险情后,他才到矿医务室检查伤口。最为惊险的一次是,潘克秋正在井下作业,悬挂在斜井上的一辆无作业矿车的插销在不知不觉中松掉了,矿车失控飞速下滑,朝潘克秋驶来。潘克秋当时反应快,紧急避开了从天而降的矿车,但躲闪时身上还是受到了刮伤、蹭伤。

    1976年,矿领导安排潘克秋担任采煤二队队长。他坚持吃苦在前,率先垂范,并想方设法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凝聚全队合力,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原来困难、落后的该队成为全矿的先进单位,提前一个半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乐于奉献 临危不惧勇担当

    潘克秋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关心集体,不计得失,乐于奉献。有一位矿工家住农村,生活比较困难,每月都要寄钱回去,购买的饭菜票不到月底就用完了。潘克秋知道后,就把自己的饭菜票送给他。1974年夏天,全矿开展“抗洪夺煤创高产”活动,可是买不到煤斧柄,每个采煤队只有一两把能用的煤斧,给井下生产带来了困难。为此,潘克秋利用5天的轮休时间,翻山越岭,到离矿20公里的峒场,找到了130多根木棒,送给矿里做煤斧柄,满足了井下生产的需要。当单位打算给他发放补助时,他说:“为了生产,我一分钱也不要。”

    1976年12月,潘克秋参加县委组织的学习考察组到县铁矿参观学习。一天,正在听取经验介绍时,突然有人呼喊救火。他立即冲出会议室,不顾个人安危,迅速冲向火场,在切断电源后,第一个攀上屋顶,使劲掀开油毛毡,扑打火苗。他的脸被烤红,眉毛、头发被烧焦,手也被烧伤了。随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火被扑灭了,避免了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1977年的一天,潘克秋和工友在井下安装支架,当他把手放到顶桐上测量、预计还要挖多深才能支撑时,上面一块煤硖突然掉下来压住了他的手,顿时使他动弹不得。大家见状,个个准备拿肩膀来顶,他大声喊道:“天塌下来,你们的肩膀能顶得了吗,要死死我一个,你们赶快躲开。”正当大家退出危险区时,压他的煤硖突然从中间断裂,潘克秋的手一松,一个打滚滚出了危险区,紧接着“哗啦”一声塌了一大片。假设临危之际,他不叫大家躲开,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潘克秋,在2003年退休后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他利用自己对矿山生产技术熟悉的特长,接受一家锡矿的聘请,一直做到2007年。他参加县工会组织的劳模精神宣讲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精神感悟,启发和激励广大青年职工爱岗敬业,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每逢老家村里组织公益项目建设,他都给予热情支持。潘克秋的女儿潘珏宇说:“父亲当年井下多次受伤,给身体留下了后遗症,至今每次遇到阴雨天气,他腰部的旧伤口还会隐隐作痛。但他对过往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如今,年过七旬的潘克秋在县城过着安逸的晚年生活。当谈到过往的经历,特别是两次到北京开会,受到中央领导接见时,他百感交集。潘克秋常说:“在我的心目中,国家财产、集体利益比个人生命更重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5月6日 总第3674期 第四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