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名人档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名人档案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的钢铁战士

发布时间:2022-05-09 17:01:26  作者:杨晓玲 周颖艺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黄继光挂像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供图

黄继光(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著名战斗英雄,四川省中江县人,1951年参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在上甘岭战役中,当部队被敌火力压制前进受阻时,他挺身而出,连续摧毁敌多个火力点,身负重伤,继续顽强爬向最后一个火力点,用胸膛堵住向我军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以生命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

他把英雄当榜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此时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不到一年,这个刚刚摆脱战乱的国家又一次面临着战火的严峻威胁。危难之际,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于10月作出了一个艰难而伟大的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1951年3月,刚满20岁的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在他即将离开家乡的时候,乡亲们送给他一块绣着“可爱祖国”字样的手帕,希望他能够英勇作战,平安归来。临行前,他将这块手帕留给了母亲邓芳芝,让母亲在想念他时拿出来看看。带着对母亲的惦念,黄继光义无反顾地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

黄继光参军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担任通信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黄继光深受我军光荣传统的熏陶和战斗英雄、功臣模范事迹的鼓舞,他暗下决心:学英雄的思想,走英雄的道路,像英雄那样去战斗。

1952年4月,黄继光所在的第15军到“三八线”附近的五圣山阵地接防,此时他已调到营部,给营参谋长当通信员。参军一年,黄继光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他有许多话想告诉母亲,可因为没有上过学,不会写字,于是他在文书的帮助下,写下了唯一一封家书。他在信中写道:“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上甘岭中铸荣光

1952年10月初,为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联合国军”将志愿军中部战场要点五圣山作为攻击目标。如果“联合国军”突破五圣山,朝鲜首都平壤将会成为敌人下一个攻击目标。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强调说:“五圣山是朝鲜的中线门户,如果失掉五圣山,我们就要退后200公里无险可守。”志愿军在五圣山的要塞地区,部署了代号为0号至9号高地,0号高地就是597.9高地的制高点,敌人要想拿下五圣山,就必须占领它前面的537.7高地和597.9高地。在这两个高地之间的山谷中,有一个仅有10余户人家的小村庄——上甘岭,这里也是五圣山的重要门户。

10月14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指挥部队对志愿军发动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他狂妄地宣称,5天就可以全部消灭这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5军《关于上甘岭战役前十二天战况及下步作战部署》中记载:“敌进攻战术不仅采取炮火的压倒优势,人力上也是压倒的优势。敌炮在十四日四时至十五日拂晓二十四个小时内发弹约三十万发……敌机用每秒钟六发的速度打了半小时,一天打了五次,这样的拦阻线有数条,对我炮阵地发炮八千发,敌机十四日一天在五圣山前后我步炮阵地投弹四百至五百枚。除野榴炮向五九七点九和五三七点七北山主峰阵地射击外,四十余辆坦克也全参加掩护步兵冲锋,敌步兵数路数度蜂拥而上……”每秒6发炮弹的狂轰滥炸,把上甘岭主峰的标高削掉了整整两米,战斗打响仅仅一个上午,志愿军第15军精心构筑了4个多月的防御工事就荡然无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5天,敌人用190万发炮弹将岩石构成的山头炸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19日,上甘岭战役第6天,敌军的炮弹依旧向志愿军阵地倾泻,志愿军失去了上甘岭上全部表面阵地,战士们被迫退守坑道,而能够进入坑道的官兵也所剩无几,战斗形势十分危急。

“597.9一寸土地也不能丢!”为了夺回失去的阵地,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下令,集中44门重炮和1个火箭炮团的兵力对两个重要目标——537.7和597.9高地实行反攻。当晚,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夺取597.9高地。经过大半夜的浴血奋战,志愿军收复了537.7高地全部阵地和597.9的大部分阵地,唯独0号高地久攻不下。天边开始泛出光亮,距离天亮只剩下40分钟了,心急如焚的2营参谋长叫来通信员:“马上去6连传达命令,务必在天亮之前拿下0号高地!”“保证完成任务!”说完,通信员的身影就消失在拂晓前的夜色中。这个通信员就是黄继光。

冲进连指挥所,黄继光黯然发现自己的老连队6连,原本热热闹闹的100多人,眼下只剩下16人。此时,0号高地上3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地堡中,敌人十几挺机枪相互策应,交叉射击,牢牢锁住了通往0号高地的唯一山梁。6连先后组织了多次爆破均未成功,9名突击队员的鲜血染红了狭窄的山梁,也刺痛了黄继光的心。天际泛白,敌人的机枪依然在疯狂地嚎叫,时间一分一秒地挠着指战员的心。天亮之前,不拔掉0号高地的地堡,后续主攻部队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流更多的血,牺牲更多同志的生命。必须再派出一个爆破小组!6连连长万福来对身边的战士喊道:“谁跟我上去?”身侧的黄继光跨前一步,拦在连长身前,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连同给母亲的信,郑重交到连长手中,坚定地说:“把任务交给我,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把它干掉!”

黄继光与6连通信员吴三羊、肖登良组成了新的爆破小组,冒着纷飞的弹雨,爬过0号高地前那道染血的狭窄山梁。随着两声巨响,爆破组分别炸掉了敌人东西两侧的地堡,只剩下中间一座地堡仍在疯狂吐出火舌。爆破组的行动暴露在敌人的眼前,照明弹、探照灯将整个山坡照得亮如白昼,如织的弹雨扫向黄继光3人隐蔽的地方。距离敌火力点只有不到40米的距离了,吴三羊牺牲,肖登良身负重伤,黄继光的手臂被子弹洞穿,身上多处负伤。

黄继光咬紧牙关,缓慢地向敌人的地堡爬去,1米、2米、3米……在距敌人火力点不到10米的地方,他支撑起身体,奋力向地堡扔出手雷。一梭子弹打来,黄继光一头栽倒在地。敌人的机枪哑了火,反击部队迅速组织冲锋,火力点中残存的两挺机枪此时竟又响了起来。原来,黄继光扔出的手雷,只炸塌了地堡的一角,敌人换了射击孔继续扫射。反击部队再次被压制在山坡上。突然,火光中一个身影晃动了一下,战士们大喊:“黄继光!黄继光还活着!”只见黄继光猛地挺起身躯,张开双臂奋力扑向地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击孔!反击部队跃出战壕,怒吼着“为黄继光报仇”向前冲锋,一举夺下0号高地。至此,上甘岭战场597.9和537.7高地全部阵地被夺回。

革命精神永传扬

1952年10月20日清晨,阳光照在597.9高地上,战斗结束了。战友们发现,黄继光仍然趴在地堡上,两手紧紧抠着地堡上的麻包,敌人的子弹打穿了他的胸腹,在他的背上,留下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在那段他爬向敌人碉堡的路上,留下一道10米多长的血迹。

在一间被炸坏的民房里,卫生员用温水将黄继光身上已经凝固的黑血块清洗干净,他们含着眼泪将黄继光被打穿的胸膛缝合好,并为他换上一身新军装。黄继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年轻的21岁。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回他的家乡,年过六旬的邓芳芝得知消息后没有流下一滴泪水,她只是独自坐在村口,看着儿子离家的方向。几天后,邓芳芝为小儿子黄继恕收拾好行囊,再一次将她的亲生骨肉,送上朝鲜战场。

1953年2月26日,黄继光的遗体被运回祖国,百姓们自发走上街头,迎接英雄回家。此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6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颁布立功命令,“经志愿军政治部四月八日与二十三日批准:在上甘岭战役中创有特殊功勋、对作战胜利起有决定作用、堪为全军榜样与旗帜的黄继光等五同志改记特等功或改授英雄称号,希我军全体同志以他们为榜样,加强学习,提高觉悟,提高战术技术,为完成上级党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更大的光荣而努力”。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绝非个例,他是千千万万名英勇顽强的志愿军战士的缩影,他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5月6日 总第3827期 第二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局、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