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史话今鉴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史话今鉴

1908年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兰州春节(组图)

发布时间:2019-06-25 15:31:54  作者: 王文元   来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浏览次数:

 

1908年,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兰州春节

讲述人:张智本土历史文化研究者

清末陕甘总督升允与马达汉合影

1908年春节马达汉拍摄的兰州社火场景

马达汉

马达汉拍摄的修建中的黄河铁桥

  春节记忆,是人们心中最为难忘的记忆之一。对春节的感受,实际上是个人心境的隐射与感悟。回家的路不同,身处的地域不同,春节的味道就不同。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兰州春节,对一个外国人而言会是什么味道呢?这位外国人名叫马达汉。马达汉是一位俄国探险家,实际上是有着特殊任务的骑兵军官,也就是间谍。1906年夏,马达汉从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后,对新疆的南疆、北疆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考察。于1907年12月间,进入河西走廊,一路东行,在1907年农历腊月底,进入兰州。他在兰州停留一段时间后,经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河北抵达北京。长达两年的考察中,马达汉不仅记录了详尽的旅行日记,写下了大量的考察报告,还拍摄了1370多幅照片。

  进入兰州的马达汉,听着街巷中喧天的锣鼓,抵抗着流感的袭击。在马达汉的笔下兰州人的春节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在浓浓的年味中,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外国人在兰州的春节记忆。

  在喀什葛尔,

  袁道台给他取了中国名字

  对于马达汉,兰州人似乎不陌生。说到黄河铁桥的老照片,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马达汉。一百多年前,这位声名赫赫的探险家,路经兰州,拍摄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和考察资料,给我们记录了百年前的兰州细节。

  说起马达汉,就不能不说他的身份。马达汉出生在芬兰,是芬兰瑞典族人。当时,芬兰是沙皇俄国的一个藩属,名为芬兰大公国。这是后来马达汉经历扑朔迷离的原因。马达汉毕业于沙皇俄国的一所著名的骑兵学校,曾任沙皇的侍卫官。

  1906年开始的从中亚到北京的考察是他的第二次中国之行。第一次是在1905年,他作为一名沙皇近卫骑兵团的中校军官,参加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1906年春,俄国总参谋长帕里琴将军召见他,计划让他参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主持的从中亚到北京的考古。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将马达汉的考察历程称为“从里海到太平洋的考察”的来历。

  这次考察马达汉承担的任务是沿中国的西北和北部边疆搜集军事统计资料,要求他必须自行估测中国的国防能力,包括军队编制和军事训练等等。从这一方面,人们也能看出当时沙俄对中国西北的窥伺。其中有一个很突出的任务,寻找一条从中国喀什葛尔经过兰州通往北京的道路。有人说,当时俄军计划把骑兵和拥有各种装备的独立军团送往兰州。同时,他还承担着芬兰一个学会的考察任务,在沿途考察民族风俗,搜集古代文物。

  为何会选中他担任这一任务呢?至今依旧是个谜团。许多人认为,马达汉的中国之行和他在日俄战争中的想法有关。在日俄战争时,马达汉曾有骑马穿越蒙古高原的想法,很多人都知道他的这种想法。是不是真与此有关,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幸的是,他和伯希和的相处并不很好,他们的考察仅仅走了从安集延到喀什葛尔这一段就不得不分手。

  1906年夏天,考察队进入中国境内,马达汉这个名字也闪亮登场了。马达汉是他的中文名字,他从新疆入境,是办理海关事务的袁道台给他起的。马达汉的俄文姓发音第一个音节是MA。这位袁道台就按照中文姓氏取姓马,马达汉这个名字就是天马行空抵达汉地的意思。实际上,在马达汉之前,已经有多位俄国探险家进入中国了。

  1907年12月间马达汉进入甘肃境内,一路向东,开始考察。

 兰州春节,在鼓声鞭炮声中开始,以一场阅兵结束

  进入河西走廊的马达汉,很不幸运。在抵达兰州前,他染上了流感,高烧不退。一路走走停停,总算在1907年腊月底进了兰州城。

  进兰州城的马达汉,浓浓的年味给他不同寻常的感受。在他的笔下,兰州这个城市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进城之前在黄河北,他站在岸边的高地上,仔细地观察了兰州地形以及城墙防御设施的分布。在他眼中,黄河水是深色的,水势汹涌。河对岸高山连绵,光秃秃的山岗上有一座尖角型的城堡(似乎是烽火台)控制河谷的制高点。在山岗还有四座城堡,上有射击孔和胸墙。

  兰州很热闹。他们穿过高大城楼后,来到黄河边的渡口,因为修建铁桥的缘故,浮桥已经拆除了,过河需要乘船,船工穿着红蓝相间的号服,操作船只。他特别强调过河是免费的。

  过河,进入城区,马达汉就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这让他们十分新奇。按照推算,这天似乎是大年三十。第二天,就是中国人的春节。虽然同流感病毒作斗争,他还是亲历了兰州的春节。

  首先是震天响的鞭炮和锣鼓。整个夜晚,几乎被炮声、锣鼓声所笼罩。他出门上街,看到了另一种景象,家家门上贴着红纸春联,门口还挂着灯笼,贴着花花绿绿的纸条,就连拉车的牲口也披戴着鲜艳的纸花和绸带。有的车夫光着头,吆喝着牲口,有的车前还有人骑马开道,有的车侧面坐着盛装侍者。这似乎是拜年的人们。人们在街头相互弯腰请安祝福新春。拜完年的客人们拱手向男主人告别,而女主人则不出门。这个节日要持续五六天时间。

  当然,马达汉的记述中还有社火队。对远道而来的马达汉来说,社火队是非常新奇的。那些社火队(马达汉称之为乐队)沿街行进,边走边敲打。前面有人举着旗帜开道,跟在后面的乐队则拼命吹奏,以至于吹奏者满头大汗。

  正月十四放烟火,十六进行阅兵。阅兵典礼在中午举行,故而妇女也出门观看,地点在南城墙边的一个操场里,现场人潮涌动。众多的马车形成巷道,供人们通行。先进行的是社火队表演,社火队从各个不同角度入场,同时还有一条巨龙在蜿蜒舞动。

  马达汉特别关注阅兵,一营一营的士兵走过,有看上去比较精悍的新军,也有老式旧军,还有旗营。最后则是两队骑兵。当陕甘总督的绿呢大轿走过队列后,阅兵就结束了,春节也就过完了。

  视角与众不同,直言黄河铁桥有些窄了

  因为生病,马达汉在兰州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但考察并不深入。因而他的记述新鲜中透着好奇,但考察的重点,并不是过年的民俗,而是兰州新政。

  黄河铁桥是兰州地标性的桥梁。铁桥也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有一张铁桥修建时的照片,最为显眼,那是黄河铁桥的施工现场,一个巨大沉箱,周围是上上下下忙碌的人们,低矮的房屋,忙碌的人群一览无余。这张照片就是马达汉拍摄的。

  马达汉详细了解了兰州的众多新政措施,特别关注道台彭英甲。他记述,彭英甲是从沈阳调来的。马达汉认为,彭不吸鸦片,爱慕虚荣,雄心勃勃,尤其爱好工业,是甘肃新政改革推崇者。他还打探到甘肃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省里的财富,计划修建一条从西安到兰州的铁路。

  在他记述中我们发现,清末甘肃新政的摊子铺得很大,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似乎有点撒胡椒面的感觉,存在不少问题,对于兴建中的黄河铁桥,马达汉就敏锐地指出一点,铁桥的桥面不够宽。

  除此之外,他还对兰州人口、经济做了全方位的调查。尽管他做这种调查的目的不纯,但所保留的信息却值得人们好好研读。当时,兰州主要外贸支柱是水烟,绿烟外销额100万两白银,水烟外销额25万两白银。城里有丝绸店30多家,当铺18家,各种小店铺60家,60多家药房,书店有7家。因为路途上染了流感,发高烧,他一个月没有写日记。关于兰州的情况,多是他病愈后描述的。

  离开兰州后,他去了青海,停留不久后,就继续东行了。1908年的七八月份,抵达北京,在俄国使馆起草了他的报告。马达汉的整个行程达14000公里,沿途考察、了解各地民族、民俗,同时搜集各类古代文物。他的考察重点是新疆,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这样说,马达汉利用芬兰贵族和俄国派遣特使的双重身份,在沿途考察时往往避开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将触角深入到许多不为人知的区域,记录当地的地形地貌,考察水文,了解部族关系。

  如今我们翻阅他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兰州春节照片,这些百年前的图片资料,让我们似乎感受到百年前兰州的那个春节就在我们眼前。

  (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局、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