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史话今鉴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史话今鉴

张作谋诗稿入藏记

发布时间:2014-01-07 16:32:03  作者:冯志萍  来源:《甘肃档案史话》  浏览次数:

  
 

  那是2006年的夏天,一位老者冒着酷暑来到省档案馆想咨询档案馆征集、接收档案方面的情况。他叫张谔,是我省著名教育家、诗人张作谋的哲嗣。
  他说,他收集和保存了一些父亲及外祖父遗留下的资料,近几年经他整理已陆续出版。这些资料保存到现在很不容易,也曾想一辈辈传下去,但考虑到家里的保管条件及存放意义,想找一个既安全又永久保存,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地方。出于这种考虑,他曾到图书馆等地了解过,也想通过对档案馆的考查了解,作出选择。当他了解到省档案馆档案征集接收、保管条件、提供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尤其是正在开展的"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以及征集甘肃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档案资料等方面的情况后,他说:"有你们这么敬业爱岗的工作人员,加上一流的保管条件,我们的资料放到那儿放心。”并最终做出抉择,认为将父亲张作谋的诗稿等资料保管在省档案馆是"最好的归宿”。
  张作谋(1901——1977),字香冰,甘肃省临洮县辛甸镇人。1921年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毕业后,因学习成绩优异留校工作一年。1927年,张作谋先生应甘肃省教育厅(厅长水梓)的邀请,回桑梓任省立兰州中学教员、教导主任。1932年至1942年任省立兰州中学(现兰州一中)校长。期间兼任甘肃中山大学讲师。1942年至1948年,被选为国民参政会第三、第四届参政员,1947年起,任甘肃武威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力纾民困,颇有政声。1949年4月,任甘肃省政府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作谋先生被选为甘肃省各界人大代表,继而在甘肃省政协工作。他擅长文史、精诗词、善书法,其诗词作品讴歌新政,老骥丹心,爱国赤诚,以情辞并茂著称。其书法纵情挥洒,飘逸恬淡,意境传神。
  之后,省馆工作人员来到张谔先生家,见到了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有手稿、图书、照片、实物等,记录了甘肃教育家张作谋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未经历的人和事。尤其是他的诗词手稿等是原始资料,是非常珍贵的档案。
  2006年11月28日,张谔先生率家人来到省档案馆,将自己为其父出版的著作及珍藏多年的父亲的手稿等资料捐赠给甘肃省档案馆。经过整理,张谔先生捐赠的第一批资料共73件,主要有张作谋先生生前自编、自写的《新蕉细雨轩诗词集》手稿、出版的图书;撰写的《甘肃省立兰州一中实施概况》《解放前的兰州一中》;张作谋先生和兰州文化人士的照片、合影;杨静仁的题词(复印件);张作谋先生的同事、学生及校友撰写的传略、碑文及纪念文章;还有张谔先生外祖父祁荫杰的有关资料等。主要记载了我省著名教育家张作谋的人生经历,介绍了张作谋一生对甘肃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及民国时期兰州一中的发展状况,展示了张作谋"以严治学、以德育人”的人格魅力、高深的文学造诣。这些资料的进馆不仅丰富了馆藏,还为研究和总结那一时期甘肃教育工作积累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
  令人感动的是,张谔捐赠资料之后,还利用各种方式继续收集有关资料。由于城区改造,兰州市的一些街巷已失去原貌,解放前他家曾居住在兰州市小稍门外硷滩巷,凭借小时候的记忆,他撰写了《兰州市小稍门外硷滩巷记事》,绘制了《兰州市小稍门外硷滩巷暨二号院示意图》,并捐给档案馆;在报纸上发现有人在地摊上淘得其父遗墨,他费尽周折讨回捐给档案馆;听说亲属存有先父手迹和资料,亲自前往,做工作捐赠档案馆:还将自己保存的父亲使用过的怀表、砚台、金笔、印章等也捐给档案馆收藏。近几年里,张谔先生又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家信、实物等60 余件捐赠给了省档案馆。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档案工作的支持。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