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丝路风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丝路风情

兰州地震博物馆:穿越历史和现实的“地学宝库”

发布时间:2014-01-15 08:59:11  作者:李辉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浏览次数:

从地震现场采回的碳化断层泥标本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是我国首家地震博物馆,也是唯一一家专业地震博物馆。

  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的发明者张衡,第一次测量到的地震发生在兰州,即公元138年临洮-兰州大地震。

  一个"唯一”,一个"第一”,因为"地震”将不同历史维度的两件事紧紧相连。

  1 建馆之梦  

  2010年,一部以地震为题材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时隔34年后再次令无数中国人动容。

  而有此情结的人,远不止于大量的观众。37年前的这次地震,让王增甲的人生发生了转折,一个在地震界看来略显狂妄的想法正在萌生。

  "地震过后,组织上把我从铁道学院(现兰州交大)附中课外兴趣小组调到了铁院地震研究组。我是从陕西被保送到铁院学习铁路运输专业的,让我这个门外汉研究地震,纯属赶着鸭子上架。”

  但一个月后,王增甲的顾虑打消了。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20多天,四川松潘又接连发生两次7.2级强震,这一次竟然被王增甲监测到了。此事,让"王增甲”三个字在地震界变得微妙起来。

  王增甲一度产生了一个念头,"建个陈列馆什么的,让群众能从实物中得到教育”。但时任甘肃省地震局局长、著名地震学家郭增建提出的一个建议,彻底点醒了王增甲, "眼光放远一点,要建就建一个博物馆。”

  "摇呀摇,摆呀摆,摇摇摆摆(地震)来到了。”曾经在宁夏考察时偶尔听闻的一首《地震歌》再次萦绕在王增甲的耳畔,这是海原大地震后,父亲教给眼前这位羊倌的。如今,这个地区的人把它用花儿的调子吟唱出来,歌声凄凉而忧伤。

  不能再让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文化,因为没有得到保护而遗憾流失。

  于是,闲置的防空洞,成为王增甲理想启航的首选。他跑去跟学校要来了这个貌似毫无价值的去处后,夜不能寐,于是举着手电筒进洞察看。"一只狐狸扑面而来,一阵冷汗。”王增甲回忆说。

  这一年是1985年。

  之后,王增甲带着9个民工挑着马灯钻进阴湿的山洞里清理石头、扫除障碍。中途,两个民工实在受不了了,"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干这活儿了。”据粗略估算,共拉运装修土石方13000多立方米。

  第二年的夏天,王增甲和几名职工粉刷、装饰"防空洞”。从兰州市地震局抽调的马新梅和雷麦莉这两个最早跟随王增甲的人,后来在山下的铁道学院找到了各自的爱人。"王老师给把的关,我和新梅就都‘就地取材’了。”略带羞涩的现任馆长雷麦莉,提起这段"联姻”,记忆犹新。

  "工作人员都是我要来的。这得感谢一个人——时任安宁区科委主任的朱新锐,这位老革命得知我办馆缺人的消息后,脱口而出‘这是好事,我支持’。于是出面张罗协调,硬是从各单位抽人帮忙,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兰州市地震局、安宁区政府、铁道学院三家共建的格局这是后来形成的。雷馆长所说的"联姻”便是出于此。

  1989年4月20日,第六届安宁桃花会开幕。离主会场不远的一座长400米的人防山洞前,省市有关领导及3家共建单位的主要领导齐聚在此,"兰州市地震博物馆”正式开馆。王增甲作为创始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任馆长。

  2 镇馆之宝

  博物馆现陈列有400余件实物、史料,其中有很多收藏在全国独一无二,我国第一张烈度区划原始图;第一块地震破坏程度分布图石碑;全国唯一的地震货币:一万年前的地震生成物——固化沙柱及世界罕见的碳化断层泥珍品等。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在甘肃景泰县到宁夏固原县的巨大破裂带上,曾先后发现断层混合物被燃烧碳化的世界地学奇观。上世纪80年代,兰州市地震局的匡承勋和王增甲等人亲赴海原,从灾害现场采回了镇馆之宝——断层混合物标本,这是研究地震能量的重要参照物。

  无独有偶,这次地震还为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带来了另一件奇珍。据记载,地震过后,政府对受灾严重的天水地区以工代赈,缓解钱荒,但收效甚微,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便开炉仿造四川铜币,以代使用,史称"沙板”。这是唯一一次因地震而产生的货币。

  "我当时从资料中得知天水著名钱币收藏家刘大有藏有此币,便三顾茅庐,几经托人,终于打动了钱币的主人,6枚沙板全部捐赠。”王增甲对此庆幸不已。

  "具有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起依据功能的地震区域分布图,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已是第4代。最初的《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原图被苏联专家回国时带走一张后,国内唯一的一张就珍藏在我们馆里。”博物馆讲解员贾丽洁骄傲地说。

  这个20出头的小姑娘指着此图上被标在8度深色区域的兰州说,"这个颜色区域说明是在地震的多发带上。按原理,烈度每增加1度,地面建筑物的成本就增加15%-20%。但许多地方因为经济的制约而在实际操作中降低建筑物对抗震级别的要求。但‘5·12汶川大地震’后,这个问题被再次关注。”

  在王增甲收藏生涯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山西平陆发生6.5级地震,当时有一位叫那彦宝的刑部官员向皇帝上奏折汇报地震破坏情况,并附了一张周围十几县破坏程度图,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烈度图。

  一日,王增甲在兰州街头的书摊上,翻出一本《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再一翻,第一页就是那幅山西地震烈度图。他欣喜若狂买回去,把原图放大,请人刻成长宽1.2米的石碑,成为博物馆一宝。

  馆藏资料证明,迄今为止,我国对7级以上的大地震已有几次成功预报,特别是辽宁海城地震的准确预报,震惊了世界。美国《海城地震》中记载:"海城地震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准确预报的大地震”。这次预报拯救了十几万人的性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类预报地震零的突破,使全世界看到了地震预报光明的前景。

  古今中外地震死亡人口之最,当属公元1556年1月23日夜中国陕西省华县发生的8级地震,据明史《嘉靖实录》记载"二千里人烟几绝”,"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灾后,更有整村遇难的惨事。为了祭奠亡者,不得不召集邻村幸存者前来认尸,将死者姓名刻于碑上。这就是著名的鬼碑。如今,在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内,参观者可见到鬼碑的拓碑。

  3 壁画和木塔

  作为群害之首,人们对地震的恐惧,至今无法摆脱。"问天,叩地,灾害何时了,尔辈自当知”,如何独辟蹊径,给人们的内心一种安抚和鼓舞,这是王增甲思考最多的问题。

  于是,地震知识壁画馆成为博物馆首个落成的分馆。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记载的关于山崩地裂的情景。

  以此为开篇,这个长达104米的壁画墙上,有关抗震防震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1988年,原苏联亚美尼亚发生强震,被压在地下室的苏珊在吃完仅有的一罐草莓后,划破手指,让女儿吮吸渗出的鲜血,8天后,母女俩被救。类似这样的故事,壁画墙上还有80余个。壁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从古到今有关地震的成因、前兆、观测、预报、防震抗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而所有这些画均出自一个馆外人的创作,壁画美工李善民。在拿到壁画文本后,李善民作画半年,并三易其稿,带领5名美术专业的学生,放弃寒假,吃住在山洞,每天挑灯夜战至凌晨,突击往墙上"搬画”。1989年3月底"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一期工程"壁画分馆”通过省市地震部门验收鉴定。

  "如果建筑瓦工造房子,房子倒塌了,造成房屋主人死亡,那么就判这位瓦工死刑,如果房子倒了砸死的是房子主人的儿子,那么就将瓦工的儿子过继给房主,如果砸死的是奴隶,那么就将瓦工的奴隶交与房主。”这则节选自《汉谟拉比法典》的条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纳入法典的责任制。王增甲将这段话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刻在石碑上,立于显眼处,以警示后人在建筑房屋时要恪尽职守,否则后患无穷。

  采自唐山震区的豆腐渣混凝土,这是王增甲的第一件藏品。如今,成了连唐山都找不到的孤品。

  唐山大地震最深刻的教训,就是建筑的无抗震设计考虑。屹立在华北多震区的应县木塔和天津独乐寺观音塔,历900多年震不倒,赵州桥1300年无损,它们给人们的启示,使人们意识到在地震预报尚未过关的今天,重大工程、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抗震防震设计是多么重要。

  应县木塔,全名为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的佛宫寺院内。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在建筑技艺上它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齐名,被世人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300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7次,仍巍然不动。

  4未来之路  

  "依托于兰州市地震博物馆馆址,建立一个防灾减灾体验馆,进而可以开设救援培训的实操课程。”这是现任馆长雷麦莉的一个心愿。

  "其实这个方案去年就已经做出来了,只是各方面的原因这个计划宣告破产。”

  丰富馆藏,加强对现有藏品的研究,这是历任馆长的共识。

  有记载称,文成公主进藏后,发生大地震,但当地百姓以为是天地与民同情,所以将此事篆刻成碑文。类似于这样的物品常常会让王增甲念念不忘,但仅凭一己之力,难度越来越大。76岁的王增甲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博物馆必须立足文物,万不能办成展示科学技术的科技馆。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现有的9名工作人员中,无一人为相关专业毕业。这就使得研究力量更加薄弱。再加上去灾难现场考察,需要经费,而这个费用没有着落。

  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曾感叹道:"到这里来的人都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带着诚心来参观的,不是来闲逛的。”距离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不远处正在建设中的北环公路正在朝东西方向延展,"随着这条公路的建成通车,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将不只是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而是普通民众都能够方便前来接受防震减灾教育的基地。”雷麦莉憧憬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