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丝路风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丝路风情

嘉峪关:从“河西咽喉”到“天下雄关”

发布时间:2019-02-22 11:56:26  作者:屈建军等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戈壁茫茫,雄关巍巍。登上嘉峪关城楼极目远眺,碧空如洗,流云飞渡,祁连山雪峰绵延不绝,戈壁滩浑茫苍凉。关城突兀,长城残垣,丝路古道已难觅曾经商旅往来、骆队喧嚣的场景。

穿越岁月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划过历史天空的两道绚丽的彩虹——“万里长城”和“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于,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一方狭窄处交汇。这个交汇点,就是甘肃嘉峪关。而嘉峪关又是在什么时候营建的呢?历经沧桑,它又是怎么从“闭关绝贡”到“北漠尘清”的呢?清乾隆时期的三件档案揭开了嘉峪关营建史上怎样的惊天秘密呢?

640.webp.jpg

1908年,嘉峪关城楼外景。 嘉峪关市档案馆供图


“闭关绝贡”与“北漠尘清”

41.webp.jpg

1910年,行进在嘉峪关南20里处车马商队。 嘉峪关市档案馆供图


在中国古代,作为边塞重地的河西走廊不仅是中西交往必经之门户,更是长城沿线需要重点设防和布局的重要地区之一。嘉峪关关城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距今已有646年的历史。但在明朝以前,嘉峪关是有关无城,而在嘉峪关关城建设之前,河西走廊的长城却已经有了千年历史,几乎和丝绸之路一样悠久。

明王朝建立后,北撤的元朝蒙古贵族仍然保存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为了彻底消灭这一残余势力,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兵15万,遣徐达、李文忠、冯胜,分中路、东路、西路远征朔漠北元。其中,征西大将军冯胜所率西路军一路西进,在河西全境取得完胜,扫平了元朝在甘肃的势力,使甘肃及其周边的广大地区尽数揽入大明朝版图。

胡杨对记者说:“就是在这一年,冯胜班师途中,相度地理形势,一下子瞄准了肃州西70里的嘉峪地区,这里是河西走廊南、北山系拱合最狭窄之处,地势险要,南面是嘉峪山,北面是黑山,两山对峙,中有平冈,南北相距最宽处30里,最窄处16里,势如酒泉盆地之瓶口,是一处战略要地。事实上,自古以来,嘉峪关一带就是西域入贡的必由之路,一直被称之为‘酒泉门户’‘河西咽喉’‘中外巨防’。宋元以前,有关无城。于是,冯胜决定在嘉峪山麓西北余脉处——九眼泉冈塬上建关筑城,扼控咽喉。冯胜选址建关,当年开始筹备兴建,于次年筑成一座周长220丈、高二丈余、宽厚丈余的无楼土城,嘉峪关关城从此筑起。”

据史料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此时的嘉峪关,虽然占据了天时地利,但已经成为民族矛盾冲突的焦点。随着军事冲突和矛盾升级,嘉峪关从建关城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经历了160多年的修建。

嘉峪关自古迄今,都是中原内地与中亚、西域乃至欧洲诸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枢纽。

在当时的情况下,嘉峪关的修筑,屏蔽了西陲,保证了西域往来和入藏的使臣商队等的安全通过,使明政府可以将国防防御力量专门用以对付蒙古的瓦剌和鞑靼。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明朝在嘉峪关外,设立了关西七卫。《明史·西域二·曲先卫》曰:“明初设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沙州诸卫。……时甘州西南尽皆番族,受边臣羁络,惟北面防寇。”七卫“内附肃州,外捍达贼”,减轻了西北边防的压力。而关西七卫的核心,正是嘉峪关。

“嘉峪关修筑之后,使河西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得到了安宁,犹如设置了防御西北的一道强有力的防线,从而出现了‘番夷效顺,西陲晏然’的局面。同时,对西北与内地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贡赐贸易中,贡使的往来促进了两地的经济繁荣、生产发展,满足了西北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物资流通的需要。”

嘉峪关外的各民族通过贡赐贸易、互市、茶马贸易等,以嘉峪关为平台,与中原地区发生广泛的联系,他们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平衡了两地的需求。

当记者问到关于嘉峪关外各民族人民与中原的物质文化交流,以及明朝与中亚、西亚的交往,那些商旅及使者经过嘉峪关,历史上是否有确切的记载时,胡杨不假思索地答道:“史料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九月,嘉峪关迎来了一批重要的客人。明廷遣吏部员外郎陈诚、户部主事李暹、中官李达、指挥蓝金哈蓝出使西域,护送哈烈(今阿富汗境内的赫拉特)等处使臣还,就赍敕并文绮、纱罗、布帛等物,赐哈烈、撒马尔罕等处王子,报其来贡之勤。永乐十三年(1415)冬十月,他们返回京城。在这次西行东归后,陈诚、李暹根据出使的旅行日记、沿途见闻、风土人情、物产及山川道里编写了《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两部著作,对于我们了解古代西域和中亚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十二月,中亚帖木儿王朝沙哈鲁王派遣出访明朝的由510人组成庞大的使团,从沙哈鲁王首府哈特启程东行,经塔什干、赛兰、塔拉斯入东察合台汗国,继续东行,经哈剌和卓、哈密、玉门、嘉峪关、肃州、甘州前往北京;于永乐十九年(1421)离开北京,次年元月出嘉峪关西归,九月回到哈特。其使臣盖耶速丁根据东行日记,写成《沙哈鲁遣使中国记》,记述了沿途所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民族、宗教、风俗、人情。

“500多人的使团,马匹、贡物,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嘉峪关下相聚,熙熙攘攘的人流,呈现出和平繁荣的景象。据史料记载,明朝对于西域诸王和中亚、西亚、罗马等各国的使臣礼仪有加,往往是驿路各地官员迎接、宴请、赠物,明王朝的威望迅速传遍西域和中亚、西亚等地。”

明嘉靖三年(1524),由于明朝势力的衰弱,明朝前期设立的关西七卫全部撤入嘉峪关以内,使这条有名的西北防线彻底丧失作用。“关西七卫的裁撤,使嘉峪关一下子就处于明朝西部国防的前哨位置,为了应对当时的复杂局面,明王朝采取了断然措施——闭关绝贡。”于是,嘉峪关外的烽火,在西部的版图上熊熊燃烧,把遥远的边防线烧得通红。

胡杨感慨地说:“万历二十一年(1593),肃州兵备郭师古巡察嘉峪关时,手书‘北漠尘清’四个大字,寓意北方边疆平定,尘埃落定,动乱休止,社会稳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社会出现太平景象。由此,我们的内心似乎突然间轻松了、敞亮了,战争的阴霾散去,迎接人们的是美好的未来。”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三月,明廷封俺达汗为顺义王,其家族成员及部落头目很多人都得到封爵。七月,明朝与俺达汗达成协议,建立和平互市关系,遂在北部沿边开放马市。明廷广召商贩,听令贸易,收其税以充犒赏,各部酋长则官给金缯,岁市马各有数。自此后30年间,边境较为安宁,人民乐业。

翻开历史的册页,我们看见了来自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商旅使者在嘉峪关留下的身影。

“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二月初,葡萄牙旅行家、耶稣会会士鄂本笃随亚美尼亚商团沿丝绸之路来中国传教,抵达嘉峪关。为等待陕西总督入关进京批文,他在嘉峪关外驿站居住了25天,得到批复后,行一日到肃州。由于旅途劳累,疾病缠身,鄂本笃到肃州后一病不起,只得派随从约翰肥的南德去北京。鄂本笃却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三月病逝于肃州。其残存的行纪由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整理转述为《鄂本笃之来中国》,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件清宫档案揭开嘉峪关营建秘史


有清一代,对于修筑长城这样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十分鄙视,表现了清王朝雄视天下的胸怀。


“事实上,历史上的嘉峪关,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有‘欲保中原,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保酒泉’的共识,嘉峪关就是保卫酒泉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到了清代,随着新疆的巩固,嘉峪关的军事作用虽然不复存在,但它仍然是一个朝贡必经之地,国之关卡税所,来来往往的各国使者、商旅众多,嘉峪关的形象,关乎国家颜面,必须以资壮丽。”

话锋一转,胡杨十分兴奋地向记者透露:“今年,由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与天津大学共同实施的嘉峪关文化研究工程——嘉峪关营建史资料搜集整理正式开题,天津大学张龙博士及吴葱、刘若芳教授从三件清宫档案中,发现了嘉峪关营建史上的惊天秘密。此前,我们一直认为嘉峪关的修筑完成是在明代,到了清代,长城的防卫作用基本丧失,只是作为过往关卡,但这三件档案,却记录了乾隆五十四(1789)至五十七年(1792)改变嘉峪关关楼结构的大型修缮。最终,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如此壮观的关城模样。”

42.webp.jpg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六月十九日《改建嘉峪关关门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三件嘉峪关修缮档案,其中两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一件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六月十九日《奏为查勘嘉峪关边墙情形奏闻请旨事》,内附《改建嘉峪关关门图》和《嘉峪关边墙图》两幅奏片;第二件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七月初二日《奏为估修嘉峪关城台楼座工程银数事》。另外一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一月初二日《奏为查验嘉峪关工程情形》。

43.webp.jpg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七月初二日《奏为估修嘉峪关城台楼座工程银数事》(部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档案较为详细地再现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嘉峪关修缮事宜,是我们现存资料中未涉猎的内容,补充和完善了嘉峪关营建史的具体内容。”

44.webp.jpg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一月初二日《奏为查验嘉峪关工程情形》(部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乾隆五十四年(1789)闰五月十八日,工部侍郎德成会同陕甘总督勒保对嘉峪边墙、壕沟进行了初步勘察。根据现场勘察,二人指出关楼、关墙所存在的问题及修缮方案。“惟查嘉峪关系西陲门户,为外藩朝贺来往通衢,非规模宏整不足以壮观瞻。今查得原设关楼仅止一间,局面甚为狭小,且现在木植糟朽,城台券洞闪裂。今拟量为加高展宽,以资壮丽。……以上应修工程通共约需银五万数千余两。如此办理,不仅钱粮不致虚糜,于观瞻实有裨益。”

德成、勒保拟定了嘉峪关关楼、城墙的修缮远景规划后,旋即附图将上述情况上奏乾隆帝。

七月初二日,乾隆帝批复:“知道了!钦此。”

从乾隆五十四年(1789)开始到五十七年(1792)结束,历时4年,清廷花费5万余两白银,对之前的嘉峪关做了六处重要改变:一是将原为一间的关楼、东门楼(光化楼)以及重檐三间的西门楼(柔远楼),统一改为面阔三间周围廊三重檐歇山顶的形制;二是增大关门券基;三是东西城门券的形式也由外圆内方改为砖券,东西月城城门洞由过木改为砖券;四是城堡顶由灰土改为海墁;五是城关东西两侧土墙、墩台包砖;六是添安马道门楼三座。

胡杨感慨地对记者说:“这是嘉峪关历史上第一件皇帝批注的奏折,一个边远的关口,能够得到皇帝的关注,可见这个地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清廷才拨出巨款,维修嘉峪关,重点是展示嘉峪关的雄伟壮丽,让人一见而顿生肃穆之情,并为之震撼。几百年来,嘉峪关以它的无比壮观和威严,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从“闭关绝贡”到“北漠尘清”,从“河西咽喉”到“天下雄关”,嘉峪关的崛起,是中华民族冲突、融合、发展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共同铸就的和平丰碑!

采访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整个关城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高大雄伟的城楼镶嵌上了耀眼的金边,湛蓝的天空浮动着红彤彤的云朵,呈现出火焰一般的嫣红,大漠戈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此时,微风拂面,羌笛悠扬,耳畔不时传来悠远而苍凉的驼铃声,黄沙漫漫中,一支驼队缓缓地走向天地的尽头……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