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丝路风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丝路风情

神秘山梁凌家窑

发布时间:2019-09-05 11:08:16  作者:雷升杰  来源:天水在线  浏览次数:


(凌家窑全景图 天水在线航拍)

(凌家窑全景图 天水在线航拍)

(凌家窑全景图 天水在线航拍)

(凌家窑的老堡子 天水在线航拍)

(凌家窑的老堡子 天水在线航拍)

(凌家窑出土的陶器 天水在线摄)

(凌家窑出土的陶器 天水在线摄)

(凌家窑出土的陶器 天水在线摄)

(凌家窑出土的陶器 天水在线摄)

(凌家窑出土的青铜器 天水在线摄)

(被支解的黄河古象象牙化石 天水在线摄)

  研究凤凰山文化,不能不涉及新阳镇。研究新阳镇,不能不说到凌家窑。

  新阳镇位于凤凰山北麓,四面环山,形似盆地,直径约八公里。从川边缘石砂沉积层判断,远古时期,为一天然湖泊,渭河西来东去,注水入湖,四季不减。

  凌家窑,位于新阳镇东侧一道海拔约1400米的山梁上。南北宽约八公里,南接凤凰山,毗临中梁,蜿蜒伸向西南,直至朱圉山。梁后是一条大沟,名曰寺沟。长约十五公里,四面重峦叠嶂,险峰怪石突兀。崇山峻岭深处,相传有一规模宏大的唐代寺院,名“弘恩寺”。后因僧人扰民,被官府剿焚。至今还有《火化弘恩寺》的皮影戏,在民间传唱。寺院两侧,有五条溪流汇聚成一条河流。河流与湖泊,交汇于凌家窑北端山脚的小川子。前湖后河,把凌家窑包围成南北狭长的一个半岛。半岛地势,独具渔猎资源,加之光照充足,为古时最佳人居之地。

  数十年来,凌家窑梁前梁后,曾出土大量陶器、陶片、石斧、石铲等,皆为仰韶、马家窑文化遗存。同时出土有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瓷片,佐证先民在此棲居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可谓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寺沟里曾出土过一对黄河古象象牙化石。沟内一个叫“老虎窝”的地方,出土过一枚老虎犬齿化石。溪流里出土过铜鼎、铜佛、箭簇等物。河床下至今积压着成片松林、混交林朽木。至今,民间还有人每年进沟探宝。

  学者们公认,卦台山是伏羲观天象,画八卦的地方。据传,凤凰山为伏羲立圭表、定四极的圣地,“天作之合”的由来之处,华夏婚嫁文明的开端。故而,凤凰山文化与伏羲文化密切相关。凌家窑界于卦台山与凤凰山正中,相距两处各十三公里。90年代中期,修建公路桥时,出土一合石磨,内无磨粉用的沟槽,而是不规则的等大石窝窝,原始古拙。附近一沟,名曰“磨子沟”,与“天作之合”的古老传说极其吻合。

  凌家窑为卦台山至凤凰山的必经之地,山下一个叫青石砭的地方,有个被老人们称作“伏羲盆”的石墩,呈椭圆形,高约五十公分,上有一圆坑,直径约四十公分,深约三十公分。旁边有两个酷似有人裸坐,泥地留下的压坑。神奇之处在于“伏羲盆”“裸坐窝”,皆由青石构成,光滑无痕,不见人为雕琢痕迹。按“裸坐窝”大小推测,其坐地之人身高约两米左右。相传,伏羲经常途经此地,在此休息洗涮,年久石化,才流于后世。可惜的是,90年代后期,修筑宝兰铁路复线时被毁。

  唐代司马贞在《三皇补记》中记述,“疱羲氏,风姓,继燧人氏代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于成纪……”。据此,伏羲出生与“雷泽”相关。泽者,水草丰茂,惠泽于人之所。凌家窑,古称“雷昃”(昃泽同音)。该地至今还有九十余户、三百余口雷姓村民居住。自称其先祖自渭北五龙山迁徙而来。认为此地为其祖根,徙此有沿流溯源,落叶归根之意。因凌氏祖先早于雷氏至此,故现名凌家窑,而“雷昃”之称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从这些蛛丝马迹看,凌家窑与“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于成纪”之说,有不解之缘。希望能有学者、专家,对此有进一步考察。(雷升杰)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