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丝路风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丝路风情

也说凌家窑

发布时间:2019-09-05 11:09:16  作者:胡介民  来源:天水在线  浏览次数:

前不久,看了雷升杰先生关于“神秘山梁凌家窑”的文章,感触良多。凌家窑,一个熟悉的名字,自小就印在我的脑海中。之所以熟悉,一是该村离我家不过四、五公里,多数村民们互相认识,赶集碰见都要打个招呼。二是我年愈九十的奶奶就出生在凌家窑。据奶奶讲,她是民国时嫁给我爷爷的,对凌家窑那时的村风民俗,如数家珍,对凌家窑的奇闻异事,常挂在嘴边。可以说,我是听奶奶讲凌家窑故事长大的。故而见到雷升杰先生的文章,勾起了我儿时的一串回忆。在许多关于凌家窑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则。

  会堵白雨的“法官”。这是奶奶最引以为荣的一个故事。村民把暴雨称白雨,可能因冰雹是白色的缘故。奶奶常说,别小看凌家窑那个不起眼的山村,可出过显眼的人物。该村有个十里八乡号称“雷法官”的人,不知用什么法术,能挡定恶风暴雨,使村人不受侵扰。几十年下来,该村从未被冰雹侵打过。更神奇的是,有一年突遇特大暴雨,四周的小麦、高粱、包谷等农作物,被冰雹打得一塌糊涂,他家还在自家的场里碾小麦。同顶一个天,同处一道梁,为什么暴雨只关照他家,莫非“雷法官”有什么特异功能?上中学时,奶奶带我去凌家窑回娘家,我趁机拜访过几位老人,他们异口同声:“确有其事”、“千真万确”。他们这几代人没有受过冰雹祸害,多亏“雷法官”家几辈子的能人。这个谜团,在我脑子里萦绕了十几年,直到我大学毕业,碰到我一个学大气物理的同学,偶尔说到此事,对我作了一番解释,才解开了我的谜团。他说,新阳镇属渭河川谷地带,多数形成暴雨的暖湿气流,来自六盘山系,也有些来自西秦岭山地。毗邻凌家窑北侧的五龙山和南侧的凤凰山,海拔均高出凌家窑500多米。暴雨多发于夏季高温时段,来自六盘山的暴雨云,既受五龙山高海拔的阻挡,又受渭河急骤蒸发的水蒸气影响,使凌家窑这个凹型山梁,处于暴雨的缓冲地带,受灾几率降低。同样来自西秦岭山地的暴雨云,受凤凰山高海拔的阻隔,程度有所减轻,只要懂得凌家窑这一种独特的地形和大气环流规律,再积累一些望云识天气的知识,不难作出暴雨危害程度基本情况的判断。很可能,“雷法官”祖辈掌握了这些知识,才敢在四周暴雨之时,于自家场里碾小麦。这是科学解释,我不得不认同这个观点。凌家窑“雷法官”会堵白雨的故事,也就找到归宿了。

  金马驹的传说。祖辈老人们说,过去每每遇到漆黑的夜晚,凌家窑堡子梁头,有一盏明灯,从梁头飘忽而下,左盘右旋,行迹不定,直至山脚消失。许多老人都说他们亲眼所见。那时莫说电灯,煤油灯也尚未使用。老百姓家家都用豆油灯照明,从川区能看到远山的发光体,豆油灯的亮度是不可及的。老人们都说,这是凌家窑的金马驹下山喝水。多少代都这么认为,一辈传一辈,后辈也就相信这个传说了。我在新阳中学读高中时,奶奶多次讲过这个故事,说她就是一个见证人。还说那个山上有宝,天公护佑,地保丰收,是金马驹夜里替好人家耕地,渴了下山喝水。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却得不到科学解释。后来,我偶尔在《文摘报》上看到有关峨眉山“神灯”的报道,起自金顶,或穿行于林间,或飘移于树梢,忽明忽暗,满山盘旋。这与凌家窑金马驹的传说极为相似。僧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游客们惊疑万分,传作奇闻。有说是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光折射现象,有说是成群萤火虫盘旋飞舞,莫衷一是。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我想,传说归传说,科学是科学,待峨眉山“神灯”有了科学结论,凌家窑金马驹的传说也就尘埃落定了。

  奇异的一声鹰啼。这是一段真实历史。清朝同治初年,逆匪自陕西作乱,攻城破寨,屠杀无辜。二个多月,血洗渭河两岸千余村庄,三十余万人死于非命。同治七年,祸及甘肃天水,与新阳镇毗邻的三阳川,三座城堡陷落,老幼三千余口无一幸免。八月,五龙山破堡,三百余口被屠杀殆尽。一股二百多名的悍匪,挟势下山,突入新阳,将凌家窑的堡子四面围定,强攻半月未下。一日黎明,趁守堡乡勇疲惫昏睡之机,十数名悍匪登上堡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堡角榆树上一只苍鹰受惊,“嗖喽喽”一声惊叫,惊醒了堡头守卫,又一悉血战,击退登堡悍匪,救得老幼一百余口。此后,凌家窑老人常告诫后生,百鸟有灵性。苍鹰是灵神。凌家窑的后代,任何人不得伤害鸟类,凌家窑人至今遵循这一古训。爱鸟护鸟,代代相传。

  浅山出佳品。说也神奇,凌家窑海拔1400余米,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就这么一个山梁,苹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酸甜适口。凡品尝过凌家窑苹果的客商,认定天水第一,甘肃无二。即使每斤价格同比高出五毛一元,也是一场抢购。据一些客商透露,这几年,从他们手里卖出的凌家窑苹果,已经挤进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南海了,远比美国蛇果受欢迎。每到采果季节,客商必先期而至,不论大小,整个果园便被签包下来,一扫而空。过去不曾显眼的凌家窑,因苹果品质优良,越来越有名气了。

  过去,新阳镇街上,有些专做粮食中介生意的人,称作“斗行家”。一排摆几个小麦升斗,闭上眼睛,抓一把便能准确的判断出哪个是凌家窑的。后来才说,凌家窑的粮食,不论小麦还是玉米、黄豆,抓起一掂量,小麦要比其他地方的重出二钱余,黄豆还要重些。这样的粮食,出粉率高。因此,在新阳镇市场,凌家窑的粮食是最受欢迎的。

  这些情况,使我联想到凌家窑村口牌坊上的一副楹联,“肇啟渔猎,开化鸿蒙,天佑绵延五千载;衍进耕读,传承文明,地佐长绪三百年。”是说经考证,凌家窑山梁已有五六千年的人居历史,一些出土的历史遗存,甚至和伏羲文化相关联。再联系前文提到的独特的地形,前湖后河的半岛位置,充足的光照和渔猎资源,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棲居此地,繁衍生息,也就不足为奇了。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局、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