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天天非遗丨民乐皮影戏,吸收了当地民歌小曲的养分

发布时间:2019-07-02 10:13:2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陇上非遗

05-3114:33

民乐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流行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为中心的地区,又叫张掖皮影。1956年参加甘肃省演出并获奖,在甘肃、青海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名气。民乐皮影戏吸取了当地民歌、小曲的营养,也融合了宁夏、陕北等地的民歌、民族乐器、说唱、说书等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21世纪初开始,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保护。

14世纪后期,冯胜占领河西,朱元璋大规模移民,皮影也由秦、晋一带逐渐传人张掖。17世纪中期(明末清初时期),皮影艺术传入民乐县,最初由该县何乐善、展广荣和刘文学三家皮影戏班在民乐县周边地区活动。后来三堡镇三堡村村民鲁金章先后在三家戏班拜师学艺,20世纪初(民国时期)何乐善,展广荣、刘文学三家皮影戏班相继失传,几经周折,惟有鲁金章的皮影戏班一直流传了下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停演,80年代,三堡皮影戏又逐渐活跃起来,1984年在张掖参加调演深受欢迎,1986年受当代新科技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皮影戏压箱停演。2008年,民乐皮影戏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09年,民乐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由三堡村村民鲁金章第三代传承人鲁正国、鲁正邦重组皮影戏班,编排节目为群众演出,使人们重新感受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