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竺可桢先生信函两通

发布时间:2012-11-14 18:24:00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甘肃省档案馆馆藏民国甘肃省建设厅档案,有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早年任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时,写给甘肃省政府主席的两通信函,两函均用"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公事用笺”,红栏八行,直行墨书。其中一函是1 940年1 1月9日写给时任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的,内容如下:"一民主席仁兄道鉴:久企勋名,未遂良睹。此维政履康豫,德业日隆为祝兹启者:甘肃气象事业,自先生及李汉三厅长并力倡导以来,始基已立,曷胜庆幸惟此项事业于平时及战时,均极需要,而推展要点,尤在普设所站与精研技术。现甘肃已有兰州、岷县、天水等所及各县低级所站多处,敞所复自筹酒泉、安西两所,以补其不足。就普设测候网言,虽未臻完备,但已得不少研究资料。惟是事业机关贵有纲领与系统,故目前甘肃气象事业亟有成立省会测候所之必要,一如鲁、苏、闽、浙、康、黔等省成例,以省所为领导机关,综理全省气象行政,层层督导,如臂使指。否则,单位虽多,而无专管机关加以督导,遂致工作懈弛,记录停止者逾岁,即其显例也。兹查甘肃所站中,以兰州所规模最具,设由贵府授以主管之权,正名省会测候所,其内部稍事扩充,不须增加多数经费,即可成为领导机关,而便层层督导矣。数所兹为配合抗建需要计,特肃函建议,倘若裁可,即请转知建厅与兰州所主管人员商酌,藉便调整一切,可否?尚乞察洽见复是幸专此。顺颂勋绥。竺可桢顿首。廿九年拾壹月玖日”。据此函落款用笔判断,显系竺可桢亲笔所签,行草兼用,笔致洒脱。
  另一函是1 941年1月29日写给继任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内容亦如下:"纪常主席仁兄勋鉴:前闻荣膺省篆,至为额手。比维德业日新,政履康豫为颂。兹肃者:甘肃气象事业粗具始基,惟是人事行政尚缺严密统系,各单位测站以督导未周,多所懈弛。为惩前毖后计,亟仿照川、康、黔等省近例,将兰州测候所改为省会测候所之必要。桢客岁尝为前朱主席一民兄言之,以一民兄奉令专任军职,新旧交替,庶事倥偬,致无暇及此,每用悬系兹闻友人自西北来者,藉悉先生履新有日,指挥若定,可为省政前途贺。至关于维护科学事业一节,谅亦必能媲美继武,俾甘省测候中心机关早日建成,测候网得循序推进,以为后方建设及国际交通发展之助也。年度更始,所请如何实施,尚乞勿吝见复,至为企祷专肃。藉颂政祺。弟竺可桢拜启。一月二十九日”。落款钤盖紫色名戳。
  两函内容都是针对当时甘肃气象工作的体制问题,甘肃省政府接函后,即着手研究办理。1 941年4月17日,甘肃省建设厅、省财政厅会计处会同签呈,称:本省气象测候,民国二十一年春始于兰州创设,嗣后逐渐增设天水、岷县三等所二处,敦煌等八县四等所八处,及合作举办榆中等县四等所四处,并各县雨量站共计有四十余所站。现在各自独立,不相联系,气象记录亦不完全。前经中央气象研究所竺所长建议,统一本省气象行政,改兰州为省所,授以主管之权,俾便统辖,而资改进一案,核属需要,经饬科拟具改组大纲及方案,复经详核内容,尚属适当。应"饬令兰所迅即遵照指示各项,另拟组织规程及经费预算呈核,限五月内筹备完竣,六月一日起实行改组”。同年5月,甘肃省政府委员会议公决通过《改设甘肃省气象测候所办法大纲》及《改设甘肃省气象测候所及今后整理全省气象事业方案》。《大纲》称:"兰州气象测候所改名为甘肃省气象测候所,直隶于甘肃省政府建设厅,办理全省气象行政及水文测量等事业。…各县所及雨量站应直隶于省气象测候所”。同年6月9日,甘肃省政府训令省立兰州气象测候所:"遵照于六月一日起实行改组,所有各县所站一律改隶省所。”同年8月1 3日,经甘肃省政府委员会议修正通过,公布了《甘肃省气象测候所组织规程》。至此,甘肃省气象行政工作开始步入统一管理的阶段,奠定了气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自然,这与竺可桢的关心指导分不开。
  还需提及的是,早在甘肃气象工作发轫创始阶段,竺可桢就给予 了积极襄助。当1 931年,甘肃会宁人朱允明进入中央气象研究所学 习气象观测,"期满后,承竺可桢先生之慨允,惠假仪器全套”。(见《兰州九年来之气象》张心一《序》,1 940年2月印)朱允明将这些仪器运回兰州,于1932年春筹设了"兰州气象测候所”,它是甘肃全省最早的气象工作机构。
  竺可桢(1890—1974),宇藕舫,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曾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气象事业的奠基人。1 928至1 946年间,一直担任国立中央气象所所长,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平生著述宏富,早在1 921年他就在《东方杂志》发表了《论我国应多设气象台》的文章,阐述了气象与农业、航业以及国体的关系,认为"气象台之间为用,正不止战争时而已也。即世界承平之日,人类幸福,所赖于气象台者,亦正匪浅鲜”。"足以增进国光,而有裨于全球之科学界耶”,深刻独到。
  上述两函,无疑是我们今天研究竺可桢先生科学实践活动,认识和了解甘肃气象事业发展的珍贵史料。可是,1992年出版的《甘肃省志•气象志》,不知是编纂者因时间紧张,未能查阅到这些史料,抑或别的什么缘故,总之,在其"气象工作沿革”中,对1 949年前气象工作概况语焉不详,即对兰州气象测候所如何在竺可桢先生的函请敦促下改组为"甘肃省气象测候所”这一情况,只字未提,读后令人有点遗珠之憾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