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刘巧儿”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3-03-27 09:51:50  作者:左长寿 朱凤喜  来源:《甘肃档案史话》  浏览次数:


 

  翻阅庆阳市档案馆、华池县档案馆珍藏着的"刘巧儿”的档案资料,一个活脱脱的反封建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刘巧儿”的生活原型,取材于封芝琴。封芝琴,乳名捧儿,女,汉族,1924年农历5月15日出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城壕乡火莲湾村张八塬组。封芝琴是20世纪40年代初因反对封建买卖婚姻、追求个性解放、利用法律武器捍卫婚姻自主权的榜样,评剧电影《刘巧儿》就是以她为原型拍摄的。封芝琴是第一个走上银幕的庆阳人,她的婚姻案例被列为20世纪中国八大名案之一。
  1936年,华池县城壕乡作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一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了她。捧儿抛开裹脚布,带头走出窑洞,开始按自己的心愿,参加边区妇女的一些活动。十四五岁的时候,捧儿已成了剪花花、刺绣的"巧手”。     
  1928年,父亲封彦贵把4岁的捧儿许给了悦乐张湾村张金财的二儿子柏儿,收取十块银元的彩礼,订下了娃娃亲。随着年龄渐长,经常往来,捧儿与柏儿互生爱慕,情深意笃。1942年,捧儿已是18岁的大姑娘了,其父嫌张家贫穷,一直未提完聘之事,于是,瞒着张家,将捧儿先后许给了悦乐乡公所高儒海和城壕川张南原张献炽两家,捧儿不愿且又拒嫁。柏儿之父张金财得知此事后,便以封彦贵屡次卖女为由,向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告发。华池县司法处经审理判决,既废除了捧儿的三次婚约,又依法没收了封彦贵卖女所得全部彩礼。1943年3月,封又将捧儿卖给庆阳县新堡区玄马湾贾山根底一个财主的儿子朱寿昌。捧儿死活不愿意,便托人捎话给柏儿家,说朱家很快就要来娶人,让他们赶快想办法。张家商定集合族人,夜闯封家抢亲,时间约在悦乐寇沟门庙会挂灯那天晚上,因为封彦贵爱看戏,可能那天不在家。农历三月十八日晚,张家户族20多人夜奔40余里闯入封家,将捧儿抢回张家准备成亲。次日,封父便到华池县政府状告张家"抢劫民女”,县司法处未作深入调查,机械套用《陕甘宁边区婚姻暂行条例》,判处张金财有期徒行6个月;张柏儿等4人均被处以劳役,柏儿与捧儿婚姻予以废除。面对多变的婚事,在陕甘宁边区新生活的感召下,为了争取婚姻自主,和心爱的人走到一起,1943年农历四月三日,捧儿孤身徒步40多公里,到陇东分区专员公署所在地庆阳城专员马锡五家状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婚姻的干涉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断案不公,走"民告官”的司法诉讼程序,维护自身权益。时任陇东分区专员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采取调查、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的方式,纠正了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错误判决,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马锡五审判方式”也由此而诞生。这个案子轰动了陕甘宁边区,成为20世纪中国名案之一。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陇东《陇东报》等报刊接连对这一案作了报道。随之,陕甘边区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以这一案件为素材,创作出了说书、戏剧等文艺作品,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编写了《刘巧儿团圆》,陇东中学教员袁静创作了秦腔剧《刘巧儿告状》,在边区广为传播。解放后,中国评剧院又将其改编为评剧《刘巧儿》,随后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了神州大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观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推动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刘巧儿”逐渐成了争取婚姻自主的偶像,成了巾帼楷模、妇女解放的象征。一个发生于陇东民间的婚姻纠纷案件,在数十年间成为传扬全国的佳话。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的教育和引导下,封芝琴不为名累,不被利惑,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倡导婚育新风、参政议政、反映群众呼声、参加生产劳动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处处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她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甘肃省第四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封芝琴光荣出席了甘肃省劳模大会。2002年5月,华池县政协、妇联、工艺美术馆以"刘巧儿”为名,联合创办了民间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封芝琴担任董事长,并以"巧儿”为名注册"巧儿剪纸”、"巧儿香包”商标。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香包、刺绣、剪纸等8大类230多个品种,把华池民间的"耍活”推上了市场。2004年,封芝琴剪纸作品被《陇东民俗》收录14幅,出版有《"刘巧儿”剪纸作品集》,本人被甘肃省民间艺术协会命名为甘肃省民间剪纸艺术家,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华池县历届政府都十分关心她,县财政先后三次拨款,为其修建住宅,使她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建起了"刘巧儿”事迹陈列室,开辟成为旅游景点。
  今天,有关她的话题常谈常新……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