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民国兰州的幻灯片放映轶事

发布时间:2013-06-20 17:05:57  作者:杨兴茂  来源:《甘肃档案史话》  浏览次数:

  在科技落后,经济凋敝的民国时期,幻灯片在省城兰州不失为是寻常百姓较多观看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
  笔者曾在阅览数甘肃省档案馆典藏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兰州事务所全宗档案时,发现内有数卷20世纪40年代中叶关于联合国影闻宣传处的原生档案。在这些档案里,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抗战时期,兰州幻灯软片发行和放映的史料。也许有人要问:联合国影闻宣传处是干什么的?它与工合兰州事务所对民国兰州幻灯片的放映有何内在联系?笔者想就这些鲜为人知的珍贵原档所载史实,钩沉发隐,拙勒成篇,以飨读者,并供地方文史研究的参考。
  众所周知,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时,依据1945年6月1日旧金山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的。早在联合国成立之前,根据战时同盟国的需要,业已相继宣告成立了一些国际组织。例如,1943年11月成立的联合国善后救济署等。联合国影闻宣传处即是于1944年初,由中、美、英三国发起成立的国际文化组织。
  联合围影闻宣传处(以下简称宣传处)的总部设在陪都重庆南岸友于里9号附1号。该处的人事组成,机构设置和活动情况是: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美国和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各派代表1人组成董事会,再由董事会指派3人(中美英各派1人)负责全处的工作。处长先后由华人钱振海、温福本、穆石磊相继出任(此外还有华人副处
  长1人:袁昶超);美籍和英籍副处长分别是裴理明和谭世安。这些官员分别负责搜集各自国家的战时影闻资料。处内设立编辑(下设美术、文书2组)、摄影和组织3科。编辑科负责编译袖珍映片(即幻灯放映片,下同);摄影科负责拍摄袖珍映片和照片;组织科主理一切对外发行、放映、布展等项事宜。
  据该处所办《每周影讯》刊物统计,到1945年5月,该处在四川、西康、湖北、安徽、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绥远、西藏、贵州、云南、广东、浙江、福建、甘肃、陕西,江西、湖南等20个省份已累计设立了300多个幻灯片放映站和120多个照片展览站。其中,仅重庆地区就设立放映站50多个(内有17个直隶总部)。凡有电源的县均设立了放映站,无电县都设立了展览站。为推进各地区的放映站工作扩展,宣传处还在国内各中心地区设立了蓉(成都)、筑(贵阳)、昆(昆明)和南平4个区流通处,分片负责下辖各站、点的映片发行、监管和联系等专项工作。又据原档所载,宣传处于1944年10月原拟设立兰州区流通处。此后是否付诸实施,因缺档案文字论述,已难考证。除上述机构外,1945年2月,宣传处与战时生产局合作,设立宣传委员会。其任务是:在有条件的工厂设立放映站;在指定工厂张贴新闻照片壁报;在有关工厂拍摄生产照片,编制幻灯片。此外,宣传处还在重庆民生路冉家巷9号设立了放映总站。
  中美英三国花大力气成立的宣传处,其内定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是:报道和宣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时事新闻和对民众进行影闻普及教育。但也存在西方文化渗透,炫耀帝国列强和国民党当局武功的弦外之音。宣传处在平时重点抓的一项工作是每周最新战事新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世界十大战场每周产生的战争纪实照片数十帧,大都由美国战时情报局筛选后,在纽约制成足敷使用的一定数量的幻灯软片,于周末航寄驻地于重庆的联合国影闻宣传处。由处内编译成36国文字,拷贝分发各同盟国。对于中国国内所用的幻片来说,除翻译幻灯映片的大标题外,并要对每个单片编写解说词(原档叫说明书)。解说词一般采用纯白话文来写,但有时也有例外。如对《民族英雄苗可秀》就作了特殊处理,把解说词编成鼓子词,请大鼓名家富中舫详加修订,以便于演唱,在民间流传。上述编译工作限3日内完成后,即分发各站放映,整个全过程不超过20天,这比赶制和发行电影片要快1至4个月。
  各地放映站的设立程序是:凡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接受宣传处委托而设立的放映站,须交保证金(约2000元)。从领机放映之日起,在2个月的试办期内,只要遵守设站办法规定的义务(如每周至少须放映3场幻灯片,定期评选优秀站进行表扬,按月填写放映报告书等),觅妥保证人,填好保证书,报送宣传处,即被列为正式放映单位。兰州放映站是以工合兰州事务所作为接受宣传处委托承办的单位而筹备成立的。原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是由国际友人艾黎发起并作为技术顾问,于1938年8月在武汉成立的。工合兰州事务所设立于1939年3月。此次工合兰州事务所向宣传处呈文申办兰州幻灯片放映站,无疑对于推进甘肃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兰州放映站的具体成立时间已不可考,但据现存史料分析,当在宣传处成立初期创设的。兰州放映站在全国的统一代号为"96站”,站的负责人是朱其华。由于条件所限,兰州站的放映工作在前期开展得不尽如人意。这从1944年9月27日宣传处致工合兰州事务所的复函中可管窥一斑:"查本处对每一放映机所能发挥之功效更为重视。前发之Q型机在一般情况下,约可容集观众500人左右。惟来表列报,于每集放映时,则观众甚少。以后本处新片可源源寄达,务请就较大地点,多加放映,并设法映播较多观众,裨宏宣传效果。”
  就全国而言,从月报统计数字来看,幻灯片放映和照片展览的效果是较为显著的。例如,1945年4月《每周影讯》载,当月发行各站的幻灯软片4套14卷,主要有《蒙巴顿上将》、《登陆战写真》、《欧陆风云中的联军将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百年来合作事业的发展》、《无线电的发展与功用》、《中国工业的进步》、《实力雄厚的加拿大人》等。当月收到114个放映站的放映报告书(因战事常造成交通梗阻,一些地区的放映站月报难以按时送达),共放映803场次,放映幻灯片3354卷,观众54万多人。当月分发新照片3170张,旧照片1002张;旧金山会议特展照片50巨幅,分配全国15个市84个照片展览站巡回展出,共展览47次(不包括重庆地区数字),累计展览日期459天,观众达28万人。   
  据现由宣传处寄达工合兰州事务所收存的部分邮件凭证统计:兰州放映站先后放映过的幻灯片如下:
  一是新闻题材:
  《中国新闻》、《战地新闻》、《常德大捷》、《直捣欧陆》、《太平洋之战》、《联军占领西西里》、《缅甸之战》、《北非大捷》、《援华供应战》、《中国迎接胜利》、《克里米亚会议》、《联军在罗马南部首次登陆》、《中途岛之役》等。
  二是人物题材:
  《抗日英雄苗可秀》、《欧陆风云中的联军将领》、《蒙巴顿上将》、《邱吉尔首相传》、《罗斯福的一生》、《希特勒的一生》、《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陪都》等。  
  三是生活题材:
  《牧场风光》、《川康边风光》、《北美渔光》、《苏联生活集锦》,五彩卡通片《狐狸与葡萄》、《易斯的金丝雀》、《狗与婴孩》、《驴与狮皮》等。
  四是工农文教卫生交通题材:
  《中国工业的动脉——煤》、《中国生丝业》、《中国工业的进步》、《农田的灌溉》、《中美文化交流》、《西北驿运》、《印度战时生产》、《战时的美国广播公司》、《为中国培育教育儿童人才》、《军中护士生活》、《肺痨病的防治方法》,以及五彩画片《更好的世界》和《同舟共济》等。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传处于1945年11月10日撤销。该处在题为《为本处已结束,特通知各种办法转达谢忱由》的公函中,决定将各地放映站借用的放映机,不再归还,奉赠各站继续使用。但此后不再提供各种幻灯片,并如数退还各放映站的保证金。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