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兰州社会团体
民国时期,兰州的各种社会团体名目繁多,共达200余个。其成立时间,自民初开始,即有筹建者,到抗日战争时期,更是大量涌现,遂步入鼎盛期。
据甘肃省档案馆收藏的民国兰州市社会团体全宗档案记载,兰州最早出现的社会团体是宗教组织,这就是1914年成立的兰州理教会志诚堂劝戒烟酒公所(清末民初的一些社团叫公所)。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1920年产生了早期学生组织——由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兰州中学、兰州师范、兰州女子师范以及工业学校、农校等7校成立的兰州学生联合会,成为联络和领导省城学生运动颇有权威和影响的文教团体。1925年,成立甘肃救世新教会。1932年,在兰出现由知识分子加盟的学术团体——夏光学会。1933年,兰州的商会团体——摄影、镶牙商业同业公会等组织问世。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商会是近代中国商界同业人员组织。1902年在上海成立的"商业会议公所”是我国最早的商会组织。1903年,清廷设商部并颁行《商会简明章程》,遂于1904年设商务局于各省。1907年在京师设立总商会,在各省设立分会。民初,成立全国商务联合会,到1924年,全国各地已有商会160余处。因我省早期商会资料缺略,难以在此详述,仅粗陈其行业梗概,以备参考。1935年,各种工业团体——兰州水运业、人力车业、轿车业等一批职业工会在社会亮相。同年,还出现了金融性质的社团——兰州钱商业同业公会。这里所说的同业公会,是工商业者的同业组织。自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工商同业公会法》之后,各地各种名目不一的工商同业组织,都统一改成同业公会。兰州早期的同业组织,因考无资料,在此略去不叙。1936年,皮筏业、中西餐食业、银工业、茶社业等职业工会,也相继在兰成立。抗战开始后,兰州的各种社会团体,随着东南沿海大批企业、商店和工厂的不断迁入兰州,更是风起云涌,呈现大发展趋势。
当时,在兰的各种社会团体,与全国各地一样,具有那个时代的共同特征。在这些社团中,有革命的、进步的组织,也有保守的、封建的甚至反动的组织,真可谓鱼龙混杂,良莠并存。但就其主流来看,在共产党及其进步组织的有力领导下,兰州的许多社会团体为宣传民众,支援前线,巩固后方和抗日救亡作出了贡献。在此期间,许多社团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了集会、结社、游行活动,办理了一些会员的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了一些学术研讨活动,调解了一些劳资纠纷。这对于增强抗战力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由同业工会会员或商号会员组成商会,在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办理商务诉讼,培养商业人才,举办商校等方面,都曾作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也应该看到,一些同业公会被大户把持,或者被封建把头所操纵,限制、破坏社团的自由、民主权利,涣散会员的斗志,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自从1941年7月1日成立兰州市政府,同年8月28日成立市商会(贺笑尘为理事长),是年9月18日成立市总工会(王立春为理事长),1942年3月1日成立市社会局之后,逐步加强了对全市各民众团体的管理、整理、监控和发展工作。市政府和社会局等行政机构,先后转发或下发了人民团体调查、社团图记刊刻规则、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法,人民团体发展要点、人民团体中心工作成绩考核报告表、改组改选报告表、总报告表、审查表、人民团体干部训练班组织大纲等一系列训令、指令、函、电、表册和通知。对各社会团体进行了登记、整改和治理,对于其中一些与国民党当局采取不合作态度的进步团体、革命团体,以所谓"违反法令,妨碍公益、怠忽任务”等条规律令予以警告、撤销其决议,进行整理,直至解散其组织的处分。又按其政治需要,对社会团体进行突击发展和正规训练,为国民党政府"完成地方自治,及促进宪政实施”服务。
1946年以后,在国民党当局全面发动内战的同时,又重点策动、组织、发展和推进各县、乡的工会、农会、商会、教育会、妇女会、兵役协会等基层组织。对这些组织,往往是限期成立,"强制入会,限制退会”。严重违背民意,压制民主。妄图把社会团体引入消极、刻板、守旧的歧途,为其反动统治效力。
现将民国兰州各界、各阶层社会团体的具体情况缕述如下:
一、工人团体约47个。计有:兰州市总工会及市木工、泥工、大车、刊刻、鞋工、金属、弹花、油漆、笼罗、运水、浴工、戏剧、硝皮、蔬果运输、火柴、铁工、修理钟表、银工、茶社、铜工、镔锡、酿酒、面粉、理发、豆腐、粉浆、木料运输、皮筏、人力车、餐食、制糖、制造烟丝、制醋、轿工、肥料、柴草、麻绳、木筏、军服、裱糊、机件、推车、修理旧货、交通马车等工会。
二、商人团体61个。计有:兰州市商会及市制革工业、毛纺织工业、机器工业、火柴工业、金属冶制工业、印刷工业、面粉工业、玻璃肥皂工业、砖瓦石灰工业等公会。五金电料商业、钱商业、鞋商业、行栈业、旅店业、大车运输业、骡马运输业、骆驼运输业、屠宰业、丝绸呢绒业、旧货业、图书业、烟草业、木商业、皮筏运输业、铜器业、杂货业、煤商业、浴室业、茶商业、牛皮筏运送业、布商业、摄影业、毛皮业、毡商业、纸烟业、电影戏剧业、理发业、国药业、山货业、营造业、染房业、汽车业、木器业、油商业、寄售业、服装业、钟表眼镜业、盐商业、洗染业、粮食业、铁器业、纸炮香业、纸商业、食品业、估衣业、百货业、新药业等商业同业公会,以及兰州市银行业公会。
三、农民团体8个。计有:兰州市农会、市第二、四、五、六、七、八、九区农会等。
四、自由联业团体6个。计有:兰州市中医师公会、西医师公会、市教育会、市新闻记者公会、市妇女会、中国工程师学会兰州分会等。
五、省内外同乡会52个。计有:青海、广东、河北、福建、湖北、山东、热河、浙江、江西、宁夏、新疆、江苏、四川、陕西、绥远、山西等地旅兰同乡会,江西旅陕同乡会,皖江、山陕旅兰同乡会,还有冀、鲁、豫、辽五省旅兰同乡会,徐州旅兰同乡会等。本省定西、礼县、静宁、宁县、清水、通渭、镇原、漳县、武山、临潭、陇西、靖远、秦安、渭源、华亭、会川、天水、洮沙、榆中、永登、固原、隆德、庆阳、泾川、成县、平凉、会宁(原名枝阳)、正宁等县旅兰同乡会,武(都)、文(县)、成(县)、西(和)、康(县)5县旅兰同乡会,临(洮)、和(政)、永(靖)、宁(定)4县旅兰同乡会,庆(阳)、宁(县)、正(宁)、合(水)、环(县)5县旅兰同乡会,河西旅兰同乡会等。
六、同学会16个。计有:成县、西固、西和、渭源、古浪、平凉、武威、民勤县中学旅兰同学会,宁夏旅兰同学会,山西大学旅兰同学会,绥远中学旅兰同学会。省立兰州中学高级商科同学会,兰州市国立院校皖江同学会,国立兰州大学同学会和山西同学会以及医学院毕业同学会,技术人员训练所同学会,交通技术人员同学会等。
七、各种校友会19个。诸如,夏光校友会,河西中学校友会,甘肃学院校友会,国立西北技艺学校校友会,陕西兴国中学校友会,北京大学法商学院校友会,师大附中校友会,肃州师范学校旅兰校友会,兰州师范附属小学校友会,黄河流域水利专科学校校友会,兰州工业职业学校校友会,国立师范大学校友会,省立兰州女中校友会,新疆旅兰各校学生校友会,国立西北农学院校友会,兰州志果中学校友会,兰州市国立第十中学校友会,兰州大学甘肃校友会,西北大学校友会等。
八、学术学会26个。计有:留法(国)、比(利时)、瑞(士)学会,国立兰州大学伊斯兰学会和兰光学会,以及法律学会、兰山学会、兰州学会、水南学会、陇东学会、会川学会、枝阳学会、首阳学会、朱圉学会、西北学会、甘谷学会、兰仓学会、景泰学会、美术学会、音乐学会、护士学会、会计人员学会、中华医学会兰州分会,中央论证学会甘肃分会、世界红十字学会兰州分会等。
九、协会、研究会、促进会、协进会、理事会等25个。计有:中国业余无线电学会兰州分会、兰州市兵役学会、崇兰学会、兰州市社会救济事业协会、兰州市报业协会、兰州市图书馆协会、中国戏剧协会兰州分会、中国文化协会兰州分会、中国航空建设协会甘肃省分会、中国音乐协会兰州分会。中华全国体育协会兰州协进会。甘肃省农学研究会、甘肃地方自治研究会、祁连学术研究会、中国家庭母教研究会、兰州市国民教育研究会。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甘肃省回教教育促进会兰州分会、中国童子军兰州市分会、中国滑翔会甘肃分会、联合音乐演奏会、中央驻兰各机关同仁联合会、全国节约建国储蓄劝储委员会兰州分会、业余戏剧进修会、兰州公艺人员业余俱乐部等。
十、各种剧社、剧团等21个。计有:南虹艺术剧社、国剧业余联谊社、劳工协进社、演讲评书社、演唱滑稽社、业余实验剧社、千龄社、口琴音乐社、黄河艺术剧社、战友文艺社、两联剧社、翰海学术进修社、光华国医学社、中国纺织学社、教师业余剧社、兰州兰友实业社、国语速记学社、兰州民间通讯社、兰州市秦剧研究社及儿童剧团、兰州绿菊乐剧团等。
十一、教会9个。计有:甘肃救世新教会、兰州理教会志诚堂劝戒酒公所、兰州市理教会明真堂劝戒烟酒公所、兰州市崇道善堂、甘肃省佛教居士林兰州分林、中国回教救国会甘肃省兰州市支会、中国天主教兰州大教堂、兰州市菩提学会、肃昌佛堂等。
十二、其他7个。计有:兰州市卜相星命从业人员抗敌救国会、兰州市敬义掩埋露骨会、慈幼会、道教救世会、普度会、正宗救济会、道德进修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