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八条线路

发布时间:2022-09-05 17:45:26  作者:李国荣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开栏语

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借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随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于2016年组织策划“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的整理与研究”课题,旨在从档案文献角度揭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内涵,揭开丝路宝藏的神秘面纱,同时,这也是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实际举措。

天道酬勤,硕果盈枝。课题组历经6年艰辛努力,推出一系列集体成果:倾力构建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档案数据库、精心编纂《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共同撰著《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研究》专集、创新提出明清时期丝路八条线路的学术新说……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15世纪至19世纪丝绸之路的八条线路,就像八条金色的飘带联结起了世界,促进了各地的繁荣。本报从这期起,在二版开设《明清秘档·丝路往事》栏目,特邀相关专家,依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撰写系列文章,讲述丝绸之路上发生的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彰显丝路文化的悠久厚重,弘扬丝路精神。

明代《武职选簿》:记载了郑和下西洋船队水手的有关情况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东西方著名的商贸通道,是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关于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以往大致有两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一是作为传统的较为固定的说法,大多数人认为丝绸之路只有两条线,即张骞出使西域的陆上丝路和郑和下西洋的海上丝路,对其他线路的研究和关注则不够;二是谈起丝绸之路,贴上的多是汉唐标签,受到清朝闭关锁国传统认知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近代中国与世隔绝对外交往中断了,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被严重忽视和扭曲。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的整理与研究”课题成果揭示,明清时代的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丝绸之路在明清时期尽管不同时间段有起有伏,但并没有中断,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直在延续和伸展。而且,也远远不限于传统的陆上一条路、海上一条线,而是随着工业时代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明清时期海陆丝绸之路多线并举,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海陆八条线路,展现的是15世纪至19世纪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大格局。这是对明清丝绸之路历史的新解读,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新说。这里,就让我们透过王朝档案看看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八条线路。

陆上过江之路。这条线路与朝鲜的朝贡道路多有重合,主要是指横跨鸭绿江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中朝两国在地理上唇齿相依,隔江相望。明清时期,朝鲜是东亚地区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藩属国,不仅有相沿成例的朝贡道路,也有定期开市的边境贸易。明崇祯四年(1631)正月初三日的礼部题稿非常明确地记载,从京师经辽阳东行再渡鸭绿江陆路至朝鲜的贡道。清乾隆九年(1744)四月二十三日户部尚书海望呈报中江地区朝鲜贸易纳税情形的奏折,则详细记载了朝鲜在中江采购的物品种类包括绸缎、丝帛、灰貂、棉花、毡帽等等,且有“在边门置买货物”“朝鲜人等不纳税课”的特殊优惠规定。

陆上高山之路。这条线路与茶马古道多有交汇,主要是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出发,到达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与安南(越南)、缅甸、印度、廓尔喀(尼泊尔)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交流比较频繁。乾隆五十八年(1793)八月初二日,署理两广总督郭世勋上奏说,安南除在原定通商贸易章程中规定的高平镇牧马庯和谅山镇驱驴庯设立市场之外,又在谅山镇花山地方设立市场。经查,花山地方确实交通便利,且人口稠密,利于双方贸易。郭世勋的奏折认为,安南“因地制宜”添设花山地方市场确是可取,并提议在贸易章程中正式添设花山地方市场。可见,清代中越边境贸易是十分频繁的。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乾隆帝赏赐爱乌罕(阿富汗)汗爱哈默特沙的药品清单。

陆上沙漠之路。这条线路是传统意义上丝绸之路的延续,它在漫长的中外交往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自汉代通西域以后,中原与西北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存在。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宋明两朝更因为不能有效掌控西域,西北的中外官方交往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学界对这条丝路的研究也往往详于唐以前而略于后。但事实上,有清一代,尤其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彻底平定西北边陲后,逐步恢复西部贸易,中亚许多与新疆接壤的国家开始与清政府建立往来,并派出使者前往北京。从清代档案可以看到,清政府长期从江南调集丝绸布匹经陕甘运至新疆地区,用来交换马匹等物。清政府与哈萨克马匹贸易中,十分注意哈方贸易需求,如在绸缎的颜色方面,哈萨克人喜欢青蓝大红酱色和古铜茶色等,乾隆帝谕令贸易缎匹“悉照所开颜色办解”。

陆上草原之路。这条线路是历史上从张家口到库伦(今乌兰巴托)这一张库大道的延伸,主要是由内地经漠北蒙古草原、中亚草原与俄罗斯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清代,俄皇多次派遣使团来华商谈贸易事宜。康熙时期,清政府在北京专门设立俄罗斯馆,以安置俄国使团和商队。雍正年间,还曾派出官方使团参加俄皇即位典礼。由于清朝分别在康熙和雍正年间与俄罗斯签订了划界及贸易条约,尼布楚、恰克图、库伦等地获得了合法的贸易地位,传统的草原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现存的俄商来华贸易执照、运货三联执照、货物估价清册、进出口货物价值清单等档案,均详尽反映了中俄贸易的规模和内容。

海上东洋之路。这条线路与琉球朝贡海道很是贴近,主要是与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东亚是明清时期朝贡体系的核心地区,自明初开始,朝鲜、琉球与中国延续了长达500余年的宗藩关系及朝贡贸易。日本虽游离于朝贡体系边缘,但与中国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雍正九年(1731)三月初三日,江苏巡抚尹继善有一件奏折,请求派员前往日本采办洋铜,同时奏报朝廷,正与各省督抚广咨博访,细心筹划,“通计各省需办之铜”。可见,前往日本采购洋铜的数量不在少数。档案记载,明清时期北京的国子监专门设有琉球官学,琉球国派遣官生留学,在明清两朝一直没有间断,这反映了明清时期东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

海上南洋之路。这条线路因与南洋各国有大量香料贸易,也称海上香料之路,主要是与苏禄(菲律宾)、安南(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洋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以朝贡、贸易、派驻领事与商务考察等事务居多。东南亚各国是明清朝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初以来,东南亚各国逐渐建立了对中国的朝贡关系。清政府一直鼓励沿海福建、广东等省从暹罗(泰国)、安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稻米,以纾解粮食压力。光绪十三年(1887)十月二十四日,两广总督张之洞有件奏折,呈报派遣官员前往南洋访查华民商务情形。从这件档案来看,调查殊为细致,提出小吕宋(马尼拉)华人5万余人,“贸易最盛,受害亦最深”,“非设总领事不可”。晚清政府在南洋的马尼拉、苏门答腊、仰光、澳洲、新西兰各处先后设立了领事组织,处理侨民事务,呈递商务报告。

海上西洋之路。这条线路是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因海上船运大量陶瓷也称海上陶瓷之路,起点是广州和泉州,主要是中国与西亚、非洲、欧洲通过海路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大国新航路的开辟与地理大发现,海上丝绸之路已由区域性的海上通道延伸为全球性的贸易网络。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路线最为长远的远洋航行,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举。明代的《武职选簿》,就有郑和下西洋随船水手的记载。清初实行海禁,康熙二十三年(1684)七月十一日的《起居注册》记载,康熙帝召集朝臣商议解除海禁。次年,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创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四大海关,正式实行开海通商政策。由此,清代的中国通过海路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西洋的科技、医药及奇异洋货等,康熙、雍正、乾隆几个皇帝都是极感兴趣,康熙帝要求“西洋来人内,若有各样学问或行医者,必着速送至京城”,大批在天文、医学、绘画等领域学有专长的传教士走进清宫。

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与巴西签订的《和好通商条约》。

海上美洲之路。这是海上丝绸之路最远的线路,其航线最初是从北美绕过非洲好望角到印度洋,再过马六甲海峡驶往中国广州,后来也通过直航太平洋经苏门答腊到广州。万历元年(1573),两艘载着中国丝绸和瓷器的货船由马尼拉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这标志着中国和美洲贸易的正式开始。此后,以菲律宾为中转的“大帆船贸易”是中国和美洲之间最重要的贸易渠道。乾隆四十九年(1784),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首航中国,中美航线的直接开通,促使中美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道光二十三年(1843)闰七月十二日,两江总督耆英的奏折记载:“各国来粤贸易船只,惟英吉利(英国)及其所属之港脚为最多,其次则米利坚(美国),几与相埒。”这说明对华贸易,在当时美国仅次于英国。除了经济上的贸易往来,中美在文化上也相互交流,清末的“庚款留学”即是其中之一。从宫藏赴美留学生名录中可以看到,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者之一胡刚复、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等均在其列。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八条线路揭示,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个纵横交错的远程贸易圈,是一个四通八达的中外交汇网。这些历史记忆,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明清时代的陆上丝绸之路仍是驼铃声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明清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仍是帆影片片。明清时期的八条丝路勾勒了历史与现实相通的时空走廊,铺陈了与当今“一带一路”框架相贯通契合的中外海陆交通脉络,为“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和文献支撑。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9月2日 总第3878期 第二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