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清宫档案中的朝鲜贡使

发布时间:2022-12-15 09:17:19  作者:王 澈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明清时期,中朝两国在东亚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达成共识,尊奉以和平共存为基础的华夷秩序,形成稳固的封贡关系。朝鲜是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藩属国:地理上,唇齿相依,隔江相望;政治、经济上,联系紧密,有相沿成例的贡道和定期开市的边贸。在中外商贸及交涉形成的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这条中朝交流的陆路历史通道,被称为“过江之路”。往来其间者,有行色匆匆的商旅,有守卫护送的官兵,更有肩负朝贡使命的贡使。

贡道变更 海陆并进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李成桂(即朝鲜开国君主)建立李氏政权,取代了高丽的统治,遣使应天(今江苏南京),与中国建立从属关系。明太祖朱元璋赐其国名为“朝鲜”,开启了中朝封贡关系。后来,明成祖朱棣又赐予朝鲜国王宗藩亲王的九章冕服制,表示朝鲜国王“秩比亲王”,与其他属国者不同,并规定了作为属国的朝鲜定期到“上国”朝贡,作为“上国”的大明实行“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的制度。朝鲜视明朝为“天朝”,遂将朝贡之行称为“朝天”。清朝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用武力强迫朝鲜与其建立朝贡关系。清入关、明朝灭亡后,朝鲜则把朝贡之行改称为“燕行”,即燕京(今北京)之行。明清时期,在中朝相沿成例又不乏变化的海、陆贡道上,朝鲜贡使络绎不绝。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江苏南京),朝鲜贡使前往明朝的路径多为海路。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移都燕京,朝鲜贡使根据明朝规定,“由旱路历辽东,穿山海关而入皇城”,其间的交通多为陆路。明泰昌年间(1620-1621),因后金攻陷辽阳,陆上通道受到阻隔,被迫改为海、陆结合的方式,先走海路到登州(今山东烟台),再改陆路,经济南、德州、河间、良乡赴京师。崇祯二年(1629),朝鲜贡道又改由觉华岛(今属辽宁兴城)水路航行,因路途凶险,复改为海行至登州,再陆行进京。陆路贡道,是从朝鲜渡过鸭绿江后,经过栅门、凤凰城、辽阳、广宁、锦州、山海关、永平、丰润、玉田、蓟州、通州,到达京城。其中,辽阳、广宁为重要交汇点,可从两个方向、分三条道路再汇集到京师。因此,明清时期传统的陆路贡道大致有以下三条:从辽阳向南,走海城(明朝海州卫)、牛家庄、盘山,转向西北的广宁;从辽阳向北,走奉天(明朝又称沈阳),再向西北走孤家子,向西南走白旗堡、二道井、小黑山堡至广宁;从辽阳向北走奉天,孤家子、白旗堡至二道井,继续西南行正安堡、朝阳、建昌、平泉、承德、滦平、古北口,经密云、怀柔入京师。

奉表纳贡 使团入朝

每届朝贡之期,朝鲜国王要“遣陪臣为使,奉表纳贡来朝”。奉表,即赍送表文,为藩属国朝贡时递交的礼仪性文书;纳贡,即呈送方物,应为藩属国的地方特产,不得于域外采购,否则不足以表达对上国的诚意。为此组成的出使团队,朝鲜文献称之为使行,一般由正使、副使、书状官、大通官、押物官(称护贡官)及随行人员组成。此行人,多于每年十月底或十一月初从汉城(今韩国首尔)出发,跋涉3000余里,十二月二十七日或二十八日抵达京师,次年二月底返程。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正月二十日,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事务王杰等为朝鲜国等差使进贡请旨事题本(部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正月二十日,在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事务王杰等人上报的题本中,清晰地记录了朝鲜国王李祘派遣的乾隆五十三年(1788)朝贡使团的人员和规模:使团的正使为行判中枢府事李在协,副使为礼曹判书鱼锡定,另有书状官1人、大通官3人、押物官24人、随从人员30人,共计60人。当朝鲜贡使一行抵京后,会同四译馆提督官立即根据沿途地方督抚报文核对使团使臣及随从人数,安排住宿、饮食、护卫、翻译等事宜。随后,提督官率贡使将朝鲜国王的表文、章奏送到礼部大堂,共同拆阅后,由仪制司将表文等报送内阁,根据皇帝旨意安排接收入贡物品。

体恤藩邦 削减贡物

清崇德二年(1637),清朝规定朝鲜每年进年贡一次,加之元旦(即中国的春节)、冬至、万寿节(即皇帝生日)、千秋节(即皇后生日),每年实际例行进贡5次。年贡的贡品有:黄金100两、白金1000两、苎布200匹、各色绵绸400匹、各色木棉布4400匹、龙纹席2张、花席20张、鹿皮100张、水獭皮400张、豹皮142张、青黍皮300张、佩刀10把、大小纸5000卷、米100石。万寿节的贡品有:各色苎布30匹、各色绵绸70匹、龙纹席2张、各色花席60张、豹皮10张、水獭皮20张、白绵纸2000卷、厚油纸10部。千秋节的贡品有:苎布30匹、绵绸30匹、花席30张。元旦、冬至两节的贡品,则是将万寿节贡品中的水獭皮、厚油纸减去,绵绸减去30匹,另加螺钿梳函一具入贡。

当清朝统治稳固后,双方关系逐渐回归到传统封贡关系。为消除朝鲜的抵触情绪,清朝实行削减贡物、合并入贡等体恤藩邦的措施,如“馈送白金仪物等项,悉按旧例裁减一半,永著为令”,将“五贡”中的千秋节贡品减去改为“四贡”等。雍正七年(1729),雍正帝又将谢恩表章与四贡一同送达的体恤之举以敕谕的形式确定下来:“朝鲜国世笃恭顺,虔修职贡,昔蒙世祖章皇帝轸念藩封,特颁敕谕,令圣节、元旦、冬至表仪皆准与年贡同进,以彰柔远至意。近见该国王于领受赏赉等事皆遣使臣赍表奏谢,朕念该国距京三千余里,贡使往来未免劳费。嗣后凡属谢恩表章,皆着与三大节表一同赍奏,不必特遣使臣。永著为例。”这些措施对减轻朝鲜负担、消除其抵触情绪起到了极大作用,也使“厚往薄来”的理念真正得以落实。

乾隆五十四年(1789)正月二十日,在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事务王杰等人上报的题本所附清单中,还记录了朝鲜使团带来的贡品,包括: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年贡,有白苎布200匹、红绵绸100匹、绿绵绸100匹、白绵绸200匹、白木棉1000匹、木棉2000匹、五爪龙席2张、各样花席20张、鹿皮100张、獭皮300张、好腰刀10把、好大纸2000卷、好小纸3000卷、黏米40石;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万寿节贡品,有黄细苎布10匹、白细苎布20匹、黄细绵绸30匹、紫细绵绸20匹、白细绵绸20匹、龙纹帘席2张、黄花席20张、满花方席20张、杂彩花席20张、獭皮20张、白绵纸1400卷、粘六张厚油纸10部;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冬至贡品,有黄细苎布10匹、白细苎布20匹、黄细绵绸20匹、白细绵绸20匹、龙纹帘席2张、黄花席20张、满花席20张、满花方席20张、杂彩花席20张、白绵纸1300卷;乾隆五十四年(1789)元旦贡品,有黄细苎布10匹、白细苎布20匹、黄细绵绸20匹、白细绵绸20匹、龙纹帘席2张、黄花席15张、满花席15张、白绵纸1300卷、杂彩花席15张、满花方席15张。

通过崇德二年(1637)与乾隆五十四年(1789)的贡品清单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清廷对朝鲜贡物的削减力度,以年贡为例,木棉布减少1400匹,水獭皮减少100张,米减少60石,豹皮、青黍皮、白金等已完全取消。

厚往薄来 特别礼遇

乾隆五十四年(1789)正月二十日,在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事务王杰等人上报的另一件题本附录清单中,则记录了清廷给朝鲜国王及贡使的回赐:年贡及冬至的赏赐物相同。赏赐朝鲜国王表缎5匹、里5匹、妆缎4匹、云缎4匹、貂皮100张。赏正副贡使二人大缎各1匹、帽缎各1匹、彭缎各1匹、绸各1匹、仿丝各1匹、绢各2匹、银各50两。书状官1人大缎1匹、彭缎1匹、绢1匹、银40两。赏大通官3人大缎各1匹、绢各1匹、银各20两。赏押物官24人彭缎各1匹、布各2匹、银各15两。随从人员30人银各4两。万寿节及元旦的赏赐物则在年贡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赏赐朝鲜国王物品,再加二等玲珑鞍韂全备、二等马1匹。赏正、副贡使2人,再加漆鞍全备、三等马各1匹。书状官1人,再加绸1匹,银再加10两至50两。赏大通官3人,再加绸各1匹,银再各加10两至30两。赏押物官24人,再加绸1匹,银再加5两至20两。随从人员30人银各5两。

由于各国贡使逗留京师时间多逢中国元旦,因此他们会参加各种庆贺活动。在林林总总的活动中,朝鲜贡使往往会得到与其他藩属国贡使不同的礼遇,如乾隆元年(1736)的元旦朝会,朝鲜贡使随班进表,行庆贺礼;乾隆五十年(1785)举办的临雍盛典、乾隆朝的第一次千叟宴,朝鲜贡使是唯一与有荣焉的藩属国使臣;清帝宴请王公大臣、外藩亲王、使臣的紫光阁筵宴、正大光明殿筵宴等,朝鲜贡使更是以其即席和诗的特长与文采凸显高光时刻。

如果说过江之路是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织就的锦绣长卷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络绎于途的朝鲜贡使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1月11日 总第3906期 第二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局、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