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祁阳抗战军政档案汇编》 众志成城 殊死捍卫家园

发布时间:2023-08-01 09:23:14  作者:陈靖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1944年9月,湖南祁阳沦陷。日军进入县城后,烧杀抢掠,古城毁于一旦。面对侵略者的暴行,祁阳民众团结一致、殊死反抗,自发成立自卫队,与日军进行艰苦抗争。湖南省祁阳县档案馆通过系统整理馆藏抗战时期档案,影印出版《祁阳抗战军政档案汇编》。该书收录的档案起自1943年,迄至1945年,共60余件,分为军事作战、后方勤务两个部分,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祁阳抗战军政档案汇编》立体书影 

硝烟四起 祁阳沦陷

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4月中旬,日本为打通大陆交通线,纠集主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很快,日军侵占河南。继河南广大地区沦入敌手后,湖南常德、长沙也相继沦陷,8月,衡阳失守。随着中方军队沿湘桂线溃退后撤,日军大肆向大西南侵犯。此时,地处湘桂交通要道的祁阳,首当其冲成为日军抢夺之地。

9月1日深夜,日军开始向祁阳县全面侵犯,途中遇到国民革命军第79军的两个师顽强抵抗。交战中,日军第116联队第3队队长渡边良雄大尉被击毙。3日,日军第13师团第104联队向驻守在灵官殿、龙王庙隘口的第79军98师发起进攻。双方展开激战,由于98师在灵官殿、龙王庙附近的山上及纵深地带筑有工事,日军一时无法得逞。随后,日军进入龙王庙西侧山路,遭到中方驻军的迫击炮、山炮密集轰击。为了寻找突破口,日军又绕至位于灵官殿西部的熊罴岭,亦遭到98师的猛烈扫射。日军只能躲在路边的草丛中还击,死亡数百人。第79军在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后,于3日晚撤出战斗。4日拂晓,日军增派援军,并加强炮兵火力,击破中方军队防线,进入祁阳县城。

日军暴行 罪恶滔天

从1938年7月起,日军开始对祁阳县城实施疯狂轰炸,共22次,投弹1126枚,县城主要街道的房屋被炸毁,给当地民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祁阳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在当地大肆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犯下了惨无人道的罪行。1944年9月29日,日军在祁阳县的天马山一带,放火3天,共烧毁民房30余栋,导致250余人无家可归。在一件1944年12月8日的祁阳县同昌乡公所关于全面沦陷请求拨款救济致祁阳县的代电中写道:“本乡当湘桂孔道被敌占领……同乐观支点亦有敌兵盘踞。现在已全面沦陷,加之敌军出没无常,奸淫掳掠……所至闾里为圩一般人民有转乎沟壑者,尸骸狼藉,目不忍睹。有散居各乡者啼饥号寒,济所惨状之烈……本所值兹流亡邻境之际,苦于无法救济……”这件档案资料是日本侵略者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铁证。


1944年12月8日,祁阳县同昌乡公所关于全面沦陷请求拨款救济致祁阳县的代电。

日军侵占祁阳期间,将当地妇女集中关押起来迫使她们当慰安妇。除此之外,日军还强征当地男子充当苦力扛运军需品,并规定:苦力越是年老,挑担越重,50岁的挑50斤,70岁的挑70斤。如果苦力反抗就会遭到日军的毒打或枪杀。一次,日军在祁阳县浯溪镇强征了一批苦力,其中,有一名70多岁的私塾先生。私塾先生争辩说:“我是教书人,70多岁挑不了重担。”日军见他态度强硬,就对其施暴。最终,这位私塾先生被迫挑着重担蹒跚前行,不幸死于荒山野岭中。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祁阳县共伤亡5.7万余人,死亡1.9万余人,受伤3.8万余人。

誓死斗争 团结自卫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祁阳民众临危不惧,誓死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家园。祁阳沦陷后,一些地方武装组织当地民众成立了祁东自卫队,发动全县积极抗日。据1944年11月25日的《祁东自卫区总指挥部所辖各处部驻地表》记载,祁东自卫队有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第四支队、独一大队、独二大队、无线电班等。这支民间抗日武装力量,有7000余人,各种武器5000余件。总指挥部设在祁阳挂榜山,山上还有空投场。


1944年11月25日,《祁东自卫区总指挥部所辖各处部驻地表》。

在军事上,祁东自卫队严守交通线,将衡阳以上的湘桂铁路、公路及湘江水路扼控严实。他们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得日军手足无措,并缴获大批战利品。其中,以搭洲截击战、挂榜山防御战尤为突出。1944年11月,祁东自卫队第二支队队长得知日军要用小驳船从衡阳逆湘江而上运送军用物资的消息后,经与其他支队队长研究,决定进行联合拦江截击。11月22日,早已在江边埋伏好的队员们发现日军的船队后,开始向敌人猛烈射击。双方激战时,纤夫趁机逃跑,负责押运的部分日军转至搭洲冯家祠堂躲避。23日夜,祁东自卫队第二支队突袭冯家祠堂未能成功,24日再次进攻,最终歼敌15人,缴获大量物资。祁东自卫队除扰乱日军后方、破坏交通外,还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

在思想上,祁东自卫队为防止当地青少年受到日本奴化教育的影响,专门在大江边(现大江林场库区)成立学校,让青少年免费入校学习。为了宣传抗日思想,祁东自卫队组织当地学生在挂榜山创办《祁阳三日刊》、组建放映队,宣传全县民众英勇抗日的事迹。

直至抗战胜利,共有6.1万名祁阳民众参加了抗日战争,近2000人献出宝贵生命。《祁阳抗战军政档案汇编》不仅是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抨击历史虚无主义的佐证,还真实再现了祁阳民众英勇抵抗日军侵略的历史。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6月9日 总第3994期 第二版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