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近代海河流域治理与天津城市变迁的珍贵历史记录——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档案

发布时间:2023-10-30 14:30:14  作者:国家档案局馆室司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1924年,新万国桥横剖面拟定示意图。

文献遗产名称: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档案

文献形成年代:1864年至1949年

文献数量:4149卷

文献保存者:天津市档案馆

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档案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由企业、政府、社会联合成立的公共服务机构档案,现保存于天津市档案馆,形成时间为1864年至1949年,共有4149卷。该档案文献翔实记录了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情况,全面、系统反映了近代海河流域治理工程的方方面面,为研究海河流域河道治理、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提供了史料参考。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抵黄河北堤,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蒙八省,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5条河流自北、西、南三面汇流至天津。海河干流自金刚桥以下蜿蜒曲折东流入海,全长约72公里。海河流域盛产鱼和盐,西部和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煤炭生产基地;中部和南部为辽阔平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东部及沿海是重要的石油产区。

近代以来,由于海河河道多弯、疏浚不力,导致泥沙沉积淤塞,水患频发。清末、民国时期先后成立海河工程局(1898年至1949年)、整理海河委员会(1929年至1933年)、整理海河善后工程处(1934年至1935年)、华北水利委员会(1935年至1937年)等专门治理机构,来负责海河修建堤坝、疏浚河道等事宜,形成了系统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河流域档案资料。海河工程局档案有1875卷,现仅有案卷级目录。整理海河委员会、整理海河善后工程处、华北水利委员会3个机构的全宗档案共2274卷,均已完成案卷级、文件级目录著录,文件级目录总计32802条。由于近代海河治理档案年代较为久远、时间跨度较长,天津市档案馆已对部分破损档案进行修复、除酸等保护工作。

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档案不仅真实记录了裁弯取直、闭塞支渠、截沙放淤、架设桥梁等海河治理工程,还记录了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海河支干流的修治,是大规模治理海河流域的原始资料。该档案文献中有关于海河流域的水文资料及大量珍贵的工程蓝图、照片等。

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档案是系统记录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情况的珍贵历史文献,为研究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也为以京、津、冀为中心的海河流域治理保护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史料借鉴。该档案文献是研究近代天津城市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档案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供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8月18日 总第4024期 第四版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