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档海拾珍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拾珍

见证时间流转的北京钟鼓楼

发布时间:2024-02-20 11:17:30  作者:石文蕴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开栏语

一元中始,灿若星辰;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区域,纵贯南北,自永定门至钟鼓楼约7.8公里,是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古都城市建造文化的经典巨作。

北京中轴线,是历史之轴、文化之轴,承载了一座千年古都的灵魂。它是京师古城历史文化的核心,历经700余载的岁月流转,如同古都之脊,串联起万宁桥、景山、天安门、正阳门等历史文化遗存,书写了北京深厚绚烂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独特见证。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明清珍档中,存有诸多中轴文化的原始记录。即日起,我报在文化版开设《明清秘档·中轴记忆》专栏,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撰稿人的细腻笔触,与读者一起穿越红墙黄瓦的明清时空,在珍档里鉴赏中轴写真,分享京城古韵。

“在老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这是作家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中对北京钟鼓楼的形象描述。北京钟鼓楼已建成数百年,南鼓北钟,纵向而置,相距百米,虽历经多次重建与修缮,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见证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建筑形制




清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关于北京钟鼓楼的记载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北京钟鼓楼始置于元朝。据《元一统志》载:“至元九年(1272)二月,改号大都,迁居民以实之,建钟鼓楼于城中。”元代的钟鼓楼建于皇城以北的中心地带,后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重建钟鼓楼,其位置在南北中轴线的北端,这样的建筑形式延续到了今天。

 明清时期,由于钟鼓楼屡次被火焚毁,经历过多次改建和修缮。明嘉靖十八年(1539),鼓楼因遭雷击而重修,后又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嘉庆五年(1800)及光绪二十年(1894)等分别进行过修缮。为了防火,钟楼在乾隆十年(1745)改建为全砖石结构。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乾隆十年,改建钟楼。凡柱棁榱题,旧制用木,皆易以石,至十二年工竣。”

 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所载,清朝时,“鼓楼在皇城地安门外,址高一丈二尺,广十六丈七尺有奇,纵减三之一。四面有阶,上建楼五间,重檐,前后券门六,左右券门二,磴道门一。绕以围廊,周建砖垣。钟楼在鼓楼北,制相埒,建楼三间,柱棁榱题,悉制以石”。

 现今的鼓楼是一座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墩台,上层为砖木结构,楼身皆为红色。钟楼仍为全砖石结构,亦分为上、下两层。钟楼楼体中心为天井,可仰望上悬大钟。

钟鼓定时

 在我国古代,钟和鼓很早就在多种场合应用。例如,宴飨之时伴以奏钟鼓乐来为人们助兴,宫城中的钟鼓奏鸣可彰显皇室庆典的庄重与盛大。而城内钟鼓楼里的钟鼓,则是用于报时。

 作为老北京的报时中心,鼓楼原本设有更鼓25面,其中有1面为主鼓,置于中轴线上,代表一年,其余24面群鼓则代表二十四节气。如今仅存1面主鼓,为整张牛皮蒙制,已残破不堪,鼓面多处刀痕,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所刺。

 钟楼上悬有一口铜钟,置于八角形钟架上,钟体全部由青铜铸成,重约63吨。此钟为明永乐年间铸造,是目前世界上铸造最早、重量最重的报时铜钟,堪称“古钟之王”。关于这口巨型铜钟的铸造,还有一则传说。相传,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认为原有的铁钟报时声音沉闷,有损国威,便下旨召集天下的工匠来京铸造一口铜钟。铸钟的首领华严带领工匠们铸造了2个多月,屡屡失败。皇帝大怒,限他们3个月铸成大钟,否则一律处斩。限期将近,华严心急如焚。看到华严日渐憔悴,他的女儿华仙心疼不已。她想,铸钟之所以难成应是缺失“灵性”,于是恳求父亲带她到铸钟的场所。她眼见最后一次铸造又要失败,全体工匠性命难保,便冲到熔炉边,一跃而下,瞬时炉火冲天,铜水翻滚。一旁的华严见状肝肠寸断,可又不得不强忍悲痛带领工匠完成浇铸,大钟终成。为了纪念华仙,后人在钟楼附近修建了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现仍有遗存。

 老北京钟鼓楼的报时,沿用了每日始于夜暮击鼓定更,止于清晨撞钟报时的方式。为了给击鼓定更提供准确时间,钟鼓楼上还设有计时工具。据《日下旧闻考》记载,鼓楼上原设有铜漏壶,相传为先宋旧物,以此计时。而清朝则“不用铜壶等物,惟以时辰香定更次”。鼓楼上所用的时辰香(即更香),是在香体上标出刻度,根据点燃后所余长度来计算时间。若香的粗细均匀且燃烧时空气相对稳定,那么每柱香的燃尽时间大致相同,由此便可计算时间。

 直至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搬离紫禁城,钟鼓楼也随之结束了其定更报时的使命。

商业中心


北京鼓楼 申辰 摄


 老北京有个说法,叫“东四西单鼓楼前”,用来描述北京城的繁华街市。其中,“鼓楼”指的就是钟鼓楼地区。

 钟鼓楼地区所处位置优越。早在元代,因为此处距离漕运码头积水潭很近,来往人员、货物众多,便成为元大都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明朝初年,由于改筑京城,大运河的终点由积水潭转移至东便门外,鼓楼地区车马行人减少,街市逐渐萧条。直到明朝迁都北京后重修钟鼓楼,此处再次成为城市中心区域,商业又开始恢复繁荣。

 时至清朝,虽然积水潭已非漕运码头,但什刹海的秀美景色还是吸引了许多王公贵族在此修建府邸。这些达官显贵生活较为奢华,日常开支巨大,因此钟鼓楼地区的商业依然十分繁荣。

 民国时期,鼓楼中设立了京兆通俗教育馆,钟楼下开设了电影院。除了有店铺在此经营外,还有许多摊贩和民间艺人也在这里谋求生计。

 今天的钟鼓楼虽然早已结束了定更报时的使命,却仍不失往日的壮美和庄严。它静静屹立于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守望着城市的市井繁华与人间烟火。在时间的流逝中,它承载了北京城厚重的历史,也将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未来。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月5日 总第4082期 第四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