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西南服务团揽才 ——邓小平与陈修和交往轶事
开栏语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文化重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中共中央西南局时期,党政军领导机关均驻重庆,负责领导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四省以及解放西藏的重任,为西南的解放、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团结稳定、统一战线发展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主要负责人。他和刘伯承、贺龙同志率部解放大西南,领导政权建设,参加领导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工作,推动西南地区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史明理,知古鉴今。自即日起,本报文化版推出《红色记忆·档映巴渝》栏目,依托重庆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史料,讲述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带领广大军民解放、建设重庆的奋斗故事,共同感受巴渝历史脉动和文化底蕴。
1949年,在南京解放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迅速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5月23日,中央军委电令正在浙赣一线进行战备休整的第二野战军:“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以全军向西进军。”29日,时任第二野战军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在其起草的华东局、总前委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提出,二野入川“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干部问题,二野手中无一地方干部,我们拟于三四个月后,从华东抽出一部分干部随二野入川,估计数目有限(可以动员一批学生入川),中央有无此项准备,请告”。6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抽调三万八千名干部问题给各中央局、分局的指示》,同意在京沪地区招收学生入川。由此,邓小平接中央明确电示,尽快组建一支为解放、接管、建设西南服务的干部队伍,并将此纳入解放大西南的总体战略部署。在研究这支南下干部队伍名称时,他强调说:“叫服务团更能体现和符合为西南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在西南服务团筹建之初,为其招揽人才成为他心头的一件大事。
上海初见 相谈甚欢
1949年5月26日,邓小平率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到达上海。5月底,他和陈毅住进上海的一处住所。6月的一天,陈毅把堂兄陈修和与堂嫂董悯儿接到家里共进晚餐。邓小平也来了,因为他有心结识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兵工总厂厂长陈修和。这位爱国的兵工专家不仅在原国民政府的兵工技术人员中颇有影响,还让沈阳兵工厂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在饭桌上,他们谈到解放军兵临沈阳时,蒋介石曾严令限时炸毁沈阳兵工厂一事。当陈修和讲到如何冒着极大风险团结全厂职工护厂,以及如何团结沈阳兵工厂那些全国一流的技术专家时,邓小平听得十分入神。在听陈修和说到朱德总司令委派他到上海来协助陈毅,联络那些未随国民党赴台的兵工技术人才,现已联络了200多人时,邓小平赞叹道:“好,你在共产党、国民党两方面都有威望,对兵工技术人员很有号召力。”他们相谈甚欢,怀揣着为西南服务团招揽人才的念头,邓小平对陈修和说:“修和兄,今天你谈的对我很有启发。下次还得请你更详细地谈谈。”
之后的一段时间,邓小平终日为二野进军大西南忙碌着。在他的统筹指挥下,6月中旬,西南服务团总部在南京成立,随即在南京、上海大规模招收青年知识分子以及专门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旧中国百年积贫积弱,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然而要经营好解放后的大西南,尤其是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重庆,必须召集一批理工类的专业技术人才。
举荐人才 不负所托
7月上旬的一天,陈修和再次来到邓小平的住处,专程向他介绍西南的情况。抗战时期,陈修和就在大西南做兵工工作,对那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介绍起来更是如数家珍。他从当年汉阳兵工厂的设备迁至重庆讲到修修停停的成渝铁路,不禁感慨万千。因为直到当时,以“天府之国”著称的四川仍然没有一条铁路!
邓小平听完陈修和的介绍,恳切地说:“你对这一切既熟悉又有感情。修和兄,你能不能和我们一起进川去走一趟呢?帮我们做好接收开创的工作?”
然而,陈修和没有立刻答应,因他已接到通知,将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于9月间在北平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8月中旬就要报到。当前,他在上海的工作即将完成,稍后便会启程北上,恐怕在此之后才能到四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邓小平略一沉吟,改请他帮助二野物色一批兵工技术人才,动员他们到四川去。陈修和爽快地答应了,并承诺在8月中旬“交差”。这次谈话后不久,邓小平就到南京为二野继续向大西南进军做准备。
1949年8月17日,邓小平致陈修和信。
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8月中旬,因为惦记着陈修和承诺招募兵工技术人才一事,17日,邓小平在给陈修和的信中写道:“面托物色兵工技术人材(才)事,谅蒙办妥,兹派陈志坚同志来沪办理此事,请赐接洽。关于安家费用等项,亦请商同处理。费神之处,容候面谢。顺此谨致敬礼!”时任西南服务团技术大队大队长陈志坚专程到上海与陈修和接洽。18日,陈修和收到来信后,立即将一叠关于兵工技术人才的材料卷宗交给陈志坚,并介绍了相关人员的经历、特长、品行、家庭情况。接着,他又同陈志坚商议了拜访这些兵工技术人才的办法和安家费用的金额。在陈修和的帮助下,陈志坚仅用了几天时间,就确定了参加西南服务团的人选。其中,陈修和推荐的人才均表示愿在规定日期前往南京报到。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邓小平握着陈修和的手说:“非常感谢你!陈志坚带回来的意见书、档案材料,都收到了,你邀请来的几十位技术人员,全部报到……”
1949年11月,西南服务团《专门技术人员统计表》(部分)。 重庆市档案馆藏
在邓小平的统筹招揽下,在陈修和的帮助下,西南服务团的专家队伍得到极大充实。这批技术人才到达重庆后,根据各自的专长,被分配到铁路、水利、农业、银行等部门参加接管和生产恢复工作,为大西南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2月21日 总第4253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