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寄水乡情,咸水歌也

发布时间:2019-08-20 15:03:31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鸡公仔,尾弯弯,往日做人媳妇(shenpou)甚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晚(an)……”

“珠江两岸好风光嚟,艇仔机船运舫茫啊唎……”熟悉的咸水歌在耳边边响起,脑中及眼前浮现一幅幅岭南人朴实的日常生活。

正所谓“一方文化养一方人。”岭南文化博大精深,咸水歌就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

何为咸水歌?据历史记载,咸水歌兴起于明末清初时期,是最早走向世界的民歌之一,民俗学家刘大白先生于1926年考证,清朝人屈翁山写的《广东新语诗语》中有所记载“疍人亦喜歌唱,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女则女衣过舟也。”这就表明在古时,有外来人不断来到珠江三角洲两岸造船生活,贸易,居住,随着时间推移,活动在珠江三角洲两岸的居民组成了疍家人,又称为疍民,意为长年累月在海面上生活的水上居民,现今疍家人主要分布在福州、广东、广西和海南。疍民喜爱唱歌,他们的歌声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中处处皆可闻,后人就把其称为咸水歌,咸水歌无固定的音谱,这与他们在海上漂泊的生活有关,差不多都在一个调子上。

咸水歌于2006年5月20日,经过国务院批准列入名录,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在广东省内因歌调不同,分为:中山咸水歌、大缯歌,姑妹歌(加衬词姑娌妹)、高堂歌等,按照歌曲内容可分为“生产歌”、“生活歌”、“时政歌”、“爱情歌”和“叙事歌”。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中山咸水歌,中山咸水歌是渔民用广东方言(疍家话)演唱的一种传统渔歌,即而称白话渔歌,中山咸水歌又以中山坦洲最为历史悠久,广为流传,是现今仍在保存着的传统唱法。中山咸水歌是以叙事为主,抒情为辅,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品,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美感,一般上下句成单乐段,四个单乐句组成复乐段,有表达不同的感情和语言出现就会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其中对唱采用的是男女对答的形式,由此给人以优美流畅的视听享受,听着中山咸水歌,恍如水上千帆竞相壮美的景象现于眼前。

中山咸水歌在男女婚嫁的时候起着重大作用,第一:起着一个教育作用,男孩女孩在结婚后就变换了另一种身份,那就意味着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有婆家的、有妯娌的责任……第二:这咸水歌暗含着祝福新人的意愿,与“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样告诫他们要珍惜缘分,珍惜彼此,生活要美美满满。

中山咸水歌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鼎盛一时,流传广泛,继而在1966年5月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山咸水歌曾一度被禁唱,这十年断层对于他来说,冲击力很大,一代著名歌手何福友、陈石等相继离世再加上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年轻一代的文化意识、价值取向转变促使中山咸水歌的传承濒临危状。

所以,这次百度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令我们年轻一代人心中激起一番波澜,让我们知道增加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止要在教育上做好,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应亦如此,紧跟教育步伐,不要让优秀的文化埋没在历史的深渊里,要让后人相知,相识,相传。借此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源远流传。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