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寻源 传承红色基因” 馆校合作思政大讲堂精彩开讲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及学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档案工作融入“大思政课”教学的育人新格局,甘肃省档案馆依托馆藏红色资源,举办了红色大讲堂系列活动。9月19日,首期“思政大讲堂”由甘肃省档案馆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以“兰台寻源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面向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约200人正式开讲。
活动由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德雄和甘肃省档案馆副馆长李海洋分别致辞,鼓励在场师生充分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的时代价值,讲好党的故事,筑牢文化自信根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同时,甘肃省档案馆副馆长李海洋和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发展及华夏文明展示博物馆特色科普基地常务副主任马俊峰共同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标志着馆校双方将共同推动红色档案资源的“共联共建”“共研共享”“共融共育”。
在红色微课环节,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甘肃省档案馆干部与师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分别以《西北师范大学西迁的“教育长征”史》《中共二大与第一部党章背后的故事》《杜斌丞烈士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光》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思政课讲授,通过红色档案还原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一个个真实立体的历史人物,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引导教育学生们珍惜时光,感恩奋进。
西北师范大学话剧社的同学们表演了红色情景剧《英雄校友陈红军》,生动再现了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以身许国,青春无悔”的英勇事迹,激励广大师生向陈红军英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活动期间,学生们还写下了学业梦想、人生梦想投递进“兰台梦想邮筒”,到毕业之时,可凭兰台梦想寄存卡可到甘肃省档案馆开启“梦想档案”,亲身体验启梦、筑梦、圆梦之旅。
9月20日,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走进甘肃省档案馆进行思政实践教学,通过《甘肃记忆》《历史将永远铭记》展览中的多份珍贵档案开展了现场思政教学,重温陇原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档案查阅利用大厅,师生们还见证了档案查阅利用的严谨与专业,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一步,双方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探索构建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机制,丰富拓展并用好用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红色档案赋能思政教育,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切实发挥好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