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档案馆开展档案库房管理与人工智能辅助校核实训活动—— 用AI技术赋能档案资源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夯实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基础,全面推进馆藏实体档案数量质量的问诊把脉和数字化成果的筛密、筛漏、筛重、筛错等工作,近日,甘肃省档案馆组织全馆干部职工,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方式,由馆领导带队,结合典型业务场景,分组分批观摩学习清库标准、操作规范及AI校核流程、关键环节等,营造“快干、多干、实干”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此次实训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电子文件管理处与保管保护处在馆领导的指导下周密筹划,认真准备,围绕全文数据辅助智能校核和档案资料清库攻坚两项重点工作,推演了讲解稿、展示屏、对答题,为实训活动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在数字化成果智能辅助校核现场,负责质量把关的同志讲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现状,以及引入AI校核软件,建立“AI+人工”“三校三核”机制后的工作成效。在图像模式转化为可利用文字模式环节,讲解人员现场演示了繁体字转简体字、手写体识别、数据校核修改等功能,并展示了OCR文字识别生成双层PDF格式和馆藏数据自动筛查、数据安全迁移工作。参训人员纷纷表示,过去只能通过目录检索关键词查找档案,效率较低,现在可实现全文检索,显著缩短了查找时间,有效提升了档案利用效率,让档案真正“活”了起来。
在实体档案库房,业务人员介绍了档案资源建设评价标准和清库工作的重要性,详细解读了清库方案与流程,现场展示了清库专用卡、表、册,并对库区列、柜、层的规范标识进行了说明。清库人员实操演示“查什么、怎么查、发现问题如何记录”等要点,并结合不同时期文书档案的共性与个性问题逐一进行解读。讲解认真细致,听得深入其中,使参训人员既体会到清库工作的艰辛,也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
馆长张秀丽充分肯定了全馆干部职工主动站位、履职尽责、协作攻坚的良好作风,指出大家在馆“142”重点工作深化年中跳起摸高、争先进位,展现了务实高效、奋发进取的工作状态。并强调,要以此次实训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助力清库攻坚,提升档案管理质效,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实训活动是甘肃省档案馆聚焦能力导向,推动全员学习,实现业务能力与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水平“双提升”的一次重要实践。下一步,我馆将继续坚持“精准、高效、安全”的工作原则,统筹推进馆藏档案清库与数字化转型,提升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同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档案业务中的深度应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