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内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讯息 > 国内视点

耗时3年采集17万块 南京城砖铭文“数字档案库”建好了!

发布时间:2020-12-10 11:40:32  作者:汪舒 王教群  来源: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浏览次数:

近日,江苏省南京城墙本体砖文信息采集工作圆满结束。历时3年,南京城砖铭文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数字档案库。这些资料信息,为研究元末明初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

南京城墙目前保留了25公里,是世界现存最长的都城城墙,最高处有26米,城砖铭文分布范围非常广,这些都给采集工作带来了难度。

本次采集项目,是国内首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城墙砖文进行数字化采集与保护,通过倾斜摄影、全球定位系统、三维建模等手段,获取了17万块铭文城砖的高清照片和坐标定位。在整理这些砖文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研究员、藏品保管部主任朱明娥说:“新的烧造单位,像武昌府德安州应城县、云梦县等等,还有一些吉语砖有‘大’和‘善’。甚至我们发现了一个‘百户张具’这样一个砖文的名字。‘百户张具’就特别有意思了,‘百户’我们都知道是明代的一个官职,而且是正五品的一个官职,他不可能去烧砖,那可能是他在监管烧砖工人的时候,无趣的时候就用笔筒的管子、竹管,戳了一个连珠纹这样的砖文。”

还有一些砖文,可以与其他史料相佐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比如这块写有“袁州府提调官隋赟”的砖,就留下了这位明代官员在仕途扶摇直上的印记。

朱明娥说:“在明《太祖实录》里面,朱元璋就对这个官员实行了奖励。他原来是六品官,后来通过烧造城砖,它是一块瓷砖,就连升了几级,后来被提为三品官员。这个都跟历史资料信息吻合的。”

砖文采集成果为城墙数字化展示提供了重要素材,未来,南京城墙博物馆新馆将设立三维可视化展示平台,让市民和游客不用登上城墙,就可以在博物馆内感受到南京城墙砖文的魅力。

朱明娥说:“南京城墙已经有650年的历史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风化特别厉害,很多砖文都已经漶漫不清,砖文就渐渐消失了。我们做这样一个大的采集项目,完整保存了它的历史信息,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