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首阳山森林公园
首阳山森林公园现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素有"陇上碧莲”之美誉的首阳山,在2000年被评为渭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离县城34公里,最高峰海拔2421米,最低2214米。
鸟瞰首阳,九峰环抱、状如莲花,又称莲峰山。曾因马鹿成群结队出没于山林间,亦称"马鹿山”。此山因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古迹众多而文明遐迩,由大山、皇洞、后五台、释迦庵等九座形态各异的山峰组成。山腰苍松蔽日,丛林密布,白薇飘香;山上清泉涓涓,松涛阵阵,爽气宜人。登高揽胜,大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
首阳山也是一座动植物宝库。山上有一棵细叶云杉树,树龄至少有400多年;另有紫果云杉十多棵,为一级保护树种。自汉代以来,山上就有石窟寺庙,元朝汪世显曾将此山作为王府浏览之地。明清以来,许多名士骚客和退隐官员常年住在这里,修身养性,读书习武。据考证,从汉代起就有石窟寺庙建筑,至元明时期达到鼎盛。到全国解放初期,布满各个山峰的古建筑群落有34处,200余间,僧侣700多人。
东出首阳山,迤逦数里,便是声播陇右的夷齐古冢了。这是商末周初孤竹国二子伯夷、叔齐隐居采薇直至饿死的地方。山势巍峨高峻,蜿蜒东去,主峰像一位盘腿端坐的慈母,伯夷、叔齐的墓冢位于山湾正中,犹如一对酣睡在母亲怀中的婴儿。双冢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幽静肃穆。
墓前有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题写的墓碑—"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篆额"百世之师”。两边对联"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横额"高山仰止”。墓后是供奉伯夷叔齐像的清圣殿,塑像由我少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离誉陇中的首阳山山会,四方游客踏青采蕨,焚香拜谒,深深沉浸在古代先贤凄美悲壮的故事中,震撼在穿越时空的浩然正气之中。
"奉檄迢遥戍陇疆,翩翩戎驷共腾骧。洗兵正喜临渭水,下马先宜拜首阳”。在首阳山的山水胜迹面前,强悍的武人也敛尽了金戈铁马的腾腾杀气,而在精神上皈依于反对"以暴易暴”的夷齐二贤。可见,"下马先宜拜首阳”,是首阳山强大的文化魅力对武人的征服,更是人类和平精神对武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