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甘肃记忆
渭源伯夷叔齐庙
发布时间:2012-11-14 18:27:32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伯夷、叔齐兄弟是商末孤竹国君之二子,因互让王位,避居民间,武王伐纣,叩马谏阻,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位于今渭源县莲峰镇),采薇而食,饿死于此。
为了纪念这两位拒食周粟而死于首阳山的商逸民,渭源人们在这里修建了清圣祠殿宇一座(即夷齐庙)。据考证,二圣祠最早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代,营造颇为壮观,至清同治丙寅毁于兵火,光绪元年(公元l875)重建。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已六十年之久,风雨剥蚀,失修倾圯,双冢孤祠,颓废于荒烟蔓草之中。当时汪家衙士绅汪凌、王仲阳(原名志霖、旋改为霖)等集资重建。王仲阳先生多方奔走,游说倡议,不遗余力,阅三寒暑,修复原享堂及墓,并立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碑。新建者为清虚阁、散福亭、左右静室及圣域贤关坊、接引桥等。给地方留下了古迹,而今成为渭源乃至陇中旅览胜地。张颖轩先生在《首阳山志》(草稿)中赞许说:"霖乃资赀重新之,而规模较前尤为壮观焉。值此乱世末流,人皆极于向私,其以公德为念者,盖寥寥矣;霖能不避艰辛,急公将事,非有心人奚暇而为此耶”。当时,由汪凌撰稿,王仲阳书写的《重修清圣享堂碑记》叙其事甚祥。
碑坊门两旁镌刻有仲阳先生撰写的对联:
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
两堆荒土功高日月星辰。
横额为:高山仰止。
仲阳先生另有《谒清圣祠》诗一首:
仰止高山话首阳,人间都羡蕨薇香。
古今多少兴亡事,惟有清风岁月长。
而今春暖花开,大地一片青翠,人们漫步于首阳山夷齐庙旅游访古时。有谁知道曾修复过夷齐庙的汪凌、王仲阳诸先生呢?沧桑历史,今逢盛世,距汪凌、王仲阳先生修复夷齐庙已历80余年矣。
上一篇:秦始皇巡城到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