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夏河拉卜楞寺正月十四的“恰木钦”

发布时间:2013-03-20 09:43:00  作者:一丁  来源:中国甘肃网  浏览次数:


  太阳从山头上升起,明澈的光芒洒向大地,驱走了高原冬日早晨的寒冷。我随着人群从夏河县城向拉卜楞寺走去,去看那里每年一次的农历正月十四的"恰木钦”(法舞或大跳)法会。
  从农历正月初三晚上开始,到正月十七止,拉卜楞寺每年都要进行半个月时间的正月毛兰姆(祈愿)法会,正月十四这天的"恰木钦”法舞是整个法会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恰木钦”法舞最初兴起于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后传到拉卜楞寺时轮学院,因为该学院人少,又隶属大经堂,以后慢慢演变为全寺各学院的共同活动。
  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满是向拉卜楞寺方向而去的人群,他们大都是从四面八方而来的藏族同胞,还有像我这样从不同城市特意来的游人。
  与我最近并肩而行的是一位看上去有七十多岁的藏族老人,他说他的家就在县城边上。老人用一根小绳绑着一个小凳子背在后背上,说是看法舞时坐的。他的样子和神情,就像我在城市里看到了一个到公园里去聚会休闲的老人一样。走到县城边的转经廊时,老人说要转一圈经轮。转经廊道里,男女老少转经轮的人一个一个,接连不断。他们转完一圈经轮后,才去大经堂那里看法舞。
  时间只是早上九点多,大经堂前的广场上已经聚满了人。广场中央用白灰划出的法舞场地四周的地上,藏胞们在冬日的冰冷土地上密密席地而坐着,后面是站着的人群。
  在正月"毛兰姆”法会中,大多活动都是由寺院里的"阿卡”齐聚在大经堂里诵经、辩经,而"恰木钦”则在大经堂外的广场上进行,就像在大都市里举行一场露天文艺演出一样,观众如潮而至,也像是汉地的人们赶庙会一样,那不仅仅是一场宗教活动,更像是一场节日里民众的欢乐聚会,宗教活动和俗常生活很自然地融为了一体。
  有20多人组成的鼓、钹、号乐队坐在场地中。午时,随着"呜、呜——”的法号声响和鼓、钹声响起,大跳神法舞开始了。场地中央有30多人在舞蹈,舞者身穿色彩艳丽的舞衣,头戴面具,主角为死神法王(系文殊化身)及其妃,还有饰有骨架的查事鬼及戴角的鹿和牦牛等使者。
  法舞进行的时候,一些藏胞头朝着场地中心不断地爬在地上磕着长头,有的藏胞向场地中投掷着一条条白色的哈达,有的藏胞投掷的是钱币,以此表达着他们对佛的一份虔诚和敬仰。如果你仔细挨个看去,他们的每张脸上都充满宁静,纯净得看不出一点儿杂质。
  舞蹈一直持续了近五个小时。最后,在鼓、号、钹乐队的伴奏下,将放置在场中心的人形"郎卡”(符)投进油锅烧掉(镇压了妖魔鬼邪),大法台率领舞者和僧众将"多日玛”(用糌粑捏成的用以供神施予鬼的食品)送到拉卜楞寺郊外焚烧(寓为预祝一年平安吉祥如意。)
  挨挨挤挤的人群水泄不通般地簇拥着大法台和舞者缓缓地行进在路上,去焚烧"多日玛”。一阵一阵鞭炮声不时在队伍前头响起。一些人怕路上看不见,上了山,寺院近处的山上到处是人影,往寺郊外的方向爬动着。
  当人流的队伍来到寺院郊外,焚烧"多日玛”时,"噢——,噢——”,山上的人群和山下的人群都发出了一阵一阵欢快的叫声,在夏河岸边的天空里回响着。这欢快的叫声使我领略了藏族同胞追求正义向往吉祥美好生活的心声。那一声声欢叫,我听见的是一颗颗心,那每一颗心底都有一份我看不见的阳光和温暖,那种阳光和温暖照耀着他们在高原上一生走过和要走的道路。
  在这里,我看到的"恰木钦”法舞会,显示了藏传佛教和藏民族摒弃邪魔,树立正义、向往吉祥的美好理念。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