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贾昌柿饼

发布时间:2013-03-22 09:18:2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柿饼是用柿树的果实—柿子制成的一种饼状果品。贾昌柿饼是文县贾昌的特产。它以皮浮糖霜,味甜柔软,个大细嫩,皮薄肉厚,含糖量高.色泽棕黄,用开水能冲化而名闻遐迩。柿子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树高二、三丈,叶椭圆而尖,互生,初夏开花,合瓣花冠;色微黄,单性,雌雄同株,间有异株者,果实大,为浆果,黄赤色。柿子品种甚多。据了解,目前我国有八百多种,常见的镜石柿、大盖柿、磨盘柿、罐罐柿、油柿、老雅柿、胶白柿、罗田柿、鸡心柿、牛心柿等。其形态或圆或扁。
  我国是世界上出产柿子最多的国家,而且栽培历史悠久。据考,我国栽培柿树已有两、三千年历史。早在汉武帝时,司马相如所著《上林赋》中,就有"枇杷橪柿,椁柰厚朴”的记载。到了南北朝.柿树开始从庭园转向大面积栽培。至北魏,在《齐民要术》中,已有关于柿树的嫁接技术和果实加工方法。到了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有"柿有七绝.,一多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蠢,五霜叶可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柿子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据测定,柿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淀粉、果胶、单宁酸和多种维生素,为人体不可缺少。
  柿子又是防病治病的保健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柿子性甘,味涩、寒利,无毒,归入心、肺、胃三经,有止渴生津、清心润肺、除烦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痰多烦热、津干口渴、声嘶失音、眼目赤痛、风热灼盛、大小便不畅、疮毒、酒毒等症。唐代成书的《食疗本草》载:白柿(柿饼)可补虚劳不足,消腹中宿血、厚肠、健脾理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柿子味甘、性寒,有清热、去烦、止渴、生津、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治痢、止血的功能。柿蒂,对治疗横隔膜痉挛及夜尿症有良好的效果。”柿叶还可以加工成"柿叶茶”,成为新兴饮料。有人认为,长期饮用柿叶茶可以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
  文县地处武都地区南部,全县被岷迭山系东南延的南秦岭山地所盘踞,山大沟深,气候温暖湿润,林地面积约五百多万亩,栽培柿树已逾千年。据史料记载,远在数百年前,贾昌人民就嫁接柿树。有名的贾昌"馍馍柿”柿饼久已脍炙人口。"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精”的赞美诗句,对贾昌柿饼作了绝好的描写。
  贾昌柿饼是在"寒露”采摘。每当采摘季节,当地农民即将大量的柿子摘下,然后桃选无损的柿子,镟脱表皮,搭架挂串,使其日照夜露,至干下架,再加工为薄厚均匀的饼状装入缸内,待放半月天气,视其脱涩,即可食用。
  贾昌柿饼在古代就作贡品敬献皇帝食用。近年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贾昌柿饼一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商人。一九七七年元月,美籍华人张弘弼和夫人从纽约来到武都探亲,与失散了三十七年的其兄张吉元欢聚期间,乡亲们以当地特产贾昌柿饼款待,使张氏夫妇十分高兴。在返回美国时,张氏夫妇还特意带了两斤贾昌柿饼。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