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文县柑桔

发布时间:2013-03-22 09:20:30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据《唐书志》载:"桔,文州贡。”文州,即今甘肃的文县。这说明,文县产桔已有久远的历史,而在唐代就已经成为贡品了。
  柑桔亦作柑橘,系芸香科常绿灌木,高丈余,果实呈圆形,皮色黄赤,味甘美,皮紧不易剥,种类颇多。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挥笔写道:"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在"橙黄桔绿”的时候,地处陇南边陲的文县山乡,层林尽染,柑树飘香,千万颗灿灿金桔,似晶莹的玛瑙镶嵌其间,又如华星垂缀,闪闪烁烁,光彩炫目。
  柑桔,形美质优,谓"金色玉质”,深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上乘美果,在我国栽培历史极为悠久,古籍中很早就有记载。韩非子说:"夫树柑者,食之则美,嗅之则香。”《吕氏春秋》载:"果之美者,有江浦之桔。”历代许多名人差不多都写过咏桔的诗篇。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还专门写过一篇《桔颂》。唐宋之后,以诗咏桔、以词咏桔、以文咏桔的多不胜数,从而也使柑桔身价百倍,为人珍食。
  文县柑桔品种有橙、抽、柑、桔十多种。其中,桔以当地品种朱红桔为多。据考,朱红桔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由四川、云南引进,在当地自然条件下传种接代繁衍于今。之后陆续引进的有耐桔、蜜桔、龟井桔、宫川桔;柑有皱皮柑、鹅蛋柑、碰柑、气柑,还有柚子、香橙和供人玩赏的万寿桔。解放初期,文县年产柑桔六千多斤,目前已达三十多万斤。
  作为唐代贡品的文县朱红桔是很适于在当地生长的。它春秋季节入土栽培,成活率很高,五年内便可结果。桔果色泽鲜亮,绚丽异常,皮薄瓣大,水多瓤甜,极易剥离,酸甜适度,馨香可口,人称"丹桔”。丹桔二十年左右进入结果旺期,产量较高,株产可达二百多斤。皱皮柑、鹅蛋柑等,果实较大,色泽金黄,味甜略酸,贮存后甜香更浓。橙子,被誉为"柑桔之王”,个大,色呈金黄、浅黄两种,成熟时,把枝干压得"弯腰驼背”,采摘后,放至来年正月,剥皮分瓤馈赠亲友食之,活鲜水凌,堪为水果佳品,当地人民喜欢摆于堂室桌几上,一作装饰,二可使之散发出郁香。
  金秋十月,当人们来到桔乡文县,但见柑桔园里,采摘繁忙,顾主云集,大小车辆满载累累果实,奔驰在甘川公路上。集镇上,橙、柑、桔、柚琳琅满目。据统计,目前这个县的桔树约二十多万株。特别是尚德公社,可谓"桔乡”中的‘桔乡”,家家户户栽种桔树,房前屋后皆有桔树。公社所在地的整个街道,全被桔树包围,红云万叠,美不胜收。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