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两当狼牙蜜

发布时间:2013-03-26 10:23:10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狼牙蜜因蜜源是狼牙刺而得名,为蜂蜜中的上品,是著名全省的特产。
  狼牙刺是一种野生小灌木,花呈白黄色,有淡香味,分布于陇南山区的两当县、徽县和陇东的华亭、灵台等县。由于两当县山陵纵横,气候温和潮湿,极利于狼牙刺生产,而且分布极广,产蜜量高,年产约四百吨,品质纯净,色泽明亮,含糖量高于一般蜂蜜,被誉为"狼牙蜜之乡”。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高原、青藏高原的接壤地带。全省多山,地形复杂,东西长达一千五百公里,温差很大,气候差异悬殊,地形气候的垂直分布异常明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采蜜季节长达十个月之久。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蜜源极为丰富,尤其是陇南、陇东的广大农村,有着历史久远的养蜂习惯。声誉著称的山丹霍香蜜、兰州枣花蜜、陇东山花蜜,以及遍及全省的菜花蜜皆为蜜中的上品,而狼牙蜜更是声播华夏,名传内外。
  蜂蜜俗称"蜜糖”、"蜂糖”、"百花精”、"众口芝”等,是一种甜的、有粘性的液体。它是蜜蜂用舌管吸取植物的蜜腺分泌的汁液,经蜜蜂的口器混以唾液而贮蜜囊,归巢后吐入巢房,反复酿制而成。每当清明过后,祁连山区还是寒风料峭,地处陇南山区的两当县已经春回大地,百花盛开,狼牙刺竞相争艳,已到采蜜的季节了而终生勤劳的蜜蜂,迎着春光,迈着舞步,从省内外云集而来,逐花夺蜜。
  据说蜜蜂采集和酿造一公斤蜂蜜,大约要采集八百万到一千万朵花,来往飞行约十三万公里,十分辛苦。但由于同心合力,集腋成裘,蜜蜂仍能采集大量花粉。蜜蜂采蜜时有一种特性:如果有多种花同时开花,它们便分组去采集,一组蜜蜂始终采集同一种花,决不随便更换,这样就保证了蜂蜜的纯正。
  蜂蜜是高度复杂的糖类混合物—单糖、双糖、三糖以上的多种糖,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长寿食品,在古希腊,蜂蜜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天赐礼物”。古代不少伟大的医学家和思想家,对蜂蜜是推崇备至,认为它既能治疗多种疾病,又能延年益寿,长期的实践和长寿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蜂蜜的滋补作用和医疗效能,我国在几千年前早有认识。两千多年前成书的《神长本草经》说,蜂蜜"味甘无毒,主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脏之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和以后的许多医学专著对蜂蜜的药用效能均有类似叙述。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成熟的蜜含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的果糖,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的葡萄糖。这两种糖均属单糖,进入人体后,不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利用,而普通糖食进入人体后,需先转化成单糖才能为人体所吸收。因此说,蜂蜜是儿童、年老体弱、消化和代谢机能衰退者的理想营养品。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