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兰州韭黄

发布时间:2013-03-26 10:27:53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鲜菜个个争新春,还数韭黄更喜人。茎嫩叶壮汁欲滴,鸡丝韭黄味最新。”
  韭黄是用特殊方法培育的韭菜嫩芽。韭菜古名"草钟乳”、"起阳草”,属百合科多年宿根植物,原产于亚洲东部,我国栽种历史悠久。周朝《礼记》载:"韭日丰本,言其美在根也,黄乃未出土者。”《尔雅》里说:"久而生者,故谓之韭;稻曰嘉蔬,韭曰丰本。”可见古人把菜和稻谷早就相提并论了。一千五百年前,南齐的文惠太子曾问名士周颙:"菜食何味最盛?”周颙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汉书》召信臣传记有:"大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夏以屋厩,昼有燃温火,温气乃生。”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创造了温室栽培韭菜的经验。晋书上还有"冬季得韭,是寿韭,杂以麦苗耳”的记述。其实就是冬季麦秸盖韭生长的方法。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形象而详尽地介绍了韭菜种子发芽试验的发明及其生长的特殊性。
  我国韭菜的品种,一般可分宽叶与细叶两类。宽叶韭,叶宽而柔软,叶色淡绿,纤维少,品质优,多产于北方。著名的有北京的大白根、郑州的马蔺韭,甘肃武威的实心韭等。细叶韭,叶片狭小而长,叶色深绿,富有香味,耐热,多产于南方。河南的一丈青、南昌的扁兜、兰州的皋兰小韭,天津的卷毛、广州的软毛,都是细叶韭的优良品种。
  韭菜质柔嫩而味香,营养价值高。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还含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这是韭菜辛香之源,有促进食欲、杀菌之功。祖国医学认为,韭菜性辛、温,味甘,无毒,归肝、脾、肾,不仅是人们爱吃的美味好菜,而且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调和脏腑、暖,胃等功效,是主治腹中冷痛、胃中虚热、噎膈,泄泻便秘、产后出血的良药。其根、籽还可治疗跌打损伤、吐血、鼻衄等症。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是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咏春韭之名句。元代诗人许有壬也赞颂韭菜"气较荤蔬媚,功于肉食多,浓香跨姜桂,余味及瓜茄”。兰州韭黄,在冬季用油渣、马粪、禾草厚盖韭圃保温,使宿根发生新芽,其茎粗叶壮,色纯黄透亮,香气浓郁,滋味鲜美。我国人民早有初春食鲜味、尝春盘的习俗,取"迎春之意”。兰州韭黄闻名遐迩,声誉很高。
  韭黄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做调味的香料,又可炒、煮、凉拌或做汤用以佐餐,更可做包子、饺馅子。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兰州"鸡丝韭黄”。此菜用鲜嫩鸡肉和著名的兰州韭黄。烹制时用旺火、热油,动作疾速。鸡丝入锅划油,视肉色变白即沥油,然后投入韭黄煸炒一下,出锅,加佐料,再投鸡丝、韭黄入锅,颠锅拨匀,即装盘上桌,色白如雪,脆香鲜美,风味独具,堪称一绝。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