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河床卵石雕

发布时间:2013-03-27 10:51:10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河床卵石雕是甘肃一种新兴的雕刻艺术,它千姿百态,妙不可言,在祖国灿若星海的雕刻艺术中,虽然与驰名中外的寿山石雕迥然不同,但风格别具,堪称金城兰州的一枝新花。
  河床卵石雕由甘肃省工艺美术厂玉雕师傅岑新伟首创。一九七四年冬天,岑师傅去敦煌。火车沿"丝绸之路”飞驰,浩翰无垠的茫茫戈壁使他浮想联翩:"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当年"丝绸之路”畅通时的盛况萦于心头。他望着戈壁滩上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卵石,产生了一个念头:中华民族是具有灿烂文化艺术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宝。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怎样使这取之不尽的卵互为人类造福。他根据卵石的自然形态,雕刻了一只猴子,维妙维肖,精明顽皮,引起了全厂职工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此.卵石雕便开始在甘肃省工艺美术厂批量生产。一九八0年,首批产品与广大人民群众见面后,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极大欢迎。
  卵石因构成的化学成分不同,又受大自然的风化和河流的冲刷,姿态多样,色彩绚丽。特别是卵石的疵点,色泽更为奇异,在工艺上称为"俏色”。艺匠们就以其卵石各自独具的形状、色泽进行大胆的构思,使之成为新兴的造型艺术。如令人叫绝的"醉翁”,是选用一块核桃大小的黄河卵石,在有疵点的地方雕成罗衫,用圆而光滑的石顶刻成醉翁的光头,在粉红色的地方雕成脸、肚、手。刀法简练,古拙深厚,有返璞归真的艺术美。醉翁旁边,有眼睑下垂的佛爷,有童颜鹤发的寿星,有嘻笑逗乐的顽童,还有走狮、奔虎、卧牛、攀猿、蹲象等等,设计巧妙,色泽和谐,形象生动,容颜活泼,妙趣横生,刻划出了醉翁"乐在其中”的深刻意境。
  卵石雕由于卵石的形状、大小、色泽不同,其雕刻艺术各异。正是这种千姿百态的艺术鲜花,使人爱不释手。一九八0年,有位港商来兰参观后,一次购买二百二十余件,价值一千四百多元。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