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藏族民歌是藏族民歌中的一支,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 治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 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710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3 万,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主要生活着藏族、汉族、土 族、蒙古族等16个民族。 华锐藏族民歌以藏语演唱,根据演唱习惯和传统,可以分为家曲和 山曲两大类。家曲,也称"勒"或"酒曲",可以在家中或者野外演 唱,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辈分的人可以一起演唱。家曲内容比较 宽泛,句数不定,少则三五句,多则十余句,但每句的音节数量相等, 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讲究对仗,有较为稳定的程式。山曲,又称 "拉伊"或"野曲",一般只能在野外演唱,旦兄妹之间不能唱,长辈在场时也不能唱。
山曲主要吟咏爱情,一般都是即兴编词演唱,歌词少则四句,多则十余句或更多,一般为三段体,其中前两段比兴,后意段点题。华锐藏族民歌内容非常丰富,根据民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劳动歌、生活歌、学问歌、历史歌、情歌、叙事歌、舞蹈歌等。
劳动歌以反映劳动生活、传授劳动技能为主,主要是在平时的劳动生活中演唱,代表性民歌有《打墙歌》《打青棵歌》《挤奶歌》等。生活歌内容比较宽泛,主要包括在节日宴会上演唱的酒曲,反映乞讨生活的乞讨歌,反映新生活的新民歌,反映生产生活习俗的长歌如《青棵歌》《绵羊歌》《服饰歌》《白耗牛歌》等。学问歌主要有《医药歌》和《天文历算歌》两类,其中《医-药歌》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古代藏族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天文历算歌》介绍藏族天文历算方面的知识,是研究藏族古代医药学和天文历法的重要资料。历史歌主要讲述藏族的历史和英雄人物的事迹,代表性民歌有《创世纪》《珠东论战》《格萨尔大王歌》等,尤其是《创世纪》在天祝藏区流传很广,影响颇大。情歌以爱情和婚姻为吟咏主题,数量众多,流传广泛,分类细致,有见面歌、迎接歌、说理歌、嬉戏歌、相恋歌、问询歌、讽喻歌、别离歌、思念歌等。
叙事歌以某一事件为叙述主题,有人物和较为完整的情节。在华锐藏区流传的主要有《拉央与英措》《拉壮丁》《孔雀》《白天鹅与花鸳鸯》等,数量不太多,且现在大多已经失传。舞蹈歌主要是在跳民族舞,如则柔、锅庄时所唱的民歌。华锐藏族民歌歌词生动精练,旋律优美动听,曲调悠长婉转,体现了华锐藏族独待的审美情趣,不愧是藏族民歌中的杰出代表。虽然历史上华锐藏族曾有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和传承民歌的传统,但大部分民歌依然是口耳相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语言和生活习惯备受冲击,华锐藏族民歌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保护华锐藏族民歌,天祝藏族自治县成立了"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寻访民间艺人,录制音、视频材料,搜集整理民歌及民歌曲调,整理出版了《藏曲珠海之宝》《华锐民歌词曲精粹》等民歌文本资料,同时加大对华锐藏族民歌的宣传力度,广泛教授华锐藏语及民歌,推进民歌进校园活动,以更好地保护华锐民歌,传承华锐藏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