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小曲
源于宫闱
传于乡里
历百年而弥新
清丽婉转,雅俗共享
它就是——兰州鼓子
>>>>
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甘肃省兰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如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显得气氛十分热闹。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表演形式
兰州鼓子以兰州方言为语音行腔,有较完整体系,主要表演手法是说和唱,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面风等都要能给听众美的感受。
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辅以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等,用小鼓击节、起头。
其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表白清晰,起伏平和,能将喜、怒、哀、乐等复杂思想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曲目内容大致可以分三类:一是赞颂祝贺之词;二是咏物写景之言;三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
种类
目前搜集到的曲牌约有一百多种。从声腔上来讲,可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平调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联缀而成;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
各种曲牌都有其特点,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如"边关调"的悲壮,"北宫调"的凄凉;"紧诉"的热烈紧张,"慢诉"的舒缓轻快;"石榴花"和"倒推桨"的抒情婉转,"金钱调"和"剪靛花"的喜悦平和以及"罗江怨"、"叠断桥"的忧郁悲伤。再如提炼全曲精华"鼓子头",叙述情节的"诗牌子",倾诉衷肠的"悲调",还有抒发豪情的"依尔哟",真是千啼百啭,各尽其工。
>>>>
中国的瑰宝
兰州鼓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八九十年代,不仅国内有关学者重视研究,而且还引起了许多外国学者的浓厚兴趣。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美籍华人赵如兰教授,专程来兰录制兰州鼓子,她回到美国后翻译成英文放映,影响极大,而且得到美国音乐家们的高度赞扬,视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中国的瑰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