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经久不息的甘谷道情

发布时间:2019-07-04 09:29:13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陇上非遗

04-0409:40

甘谷,古称冀,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建冀县,迄今有2680年,为中国县治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 史称“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一种古老的唱腔艺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历经千年传承而经久不衰,这就是被称为“黄冠体”的甘谷道情。在甘谷县城关、磐安、六峰、白家湾、新兴等乡镇,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具有北方说唱音乐特点的道情艺术。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二十个省流传有道情艺术,比较著名的有湖广渔鼓、四川竹琴、山西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陕北道情等。 甘谷道情艺术历史悠久,主要流传在甘谷县磐安镇一带,是一种说唱音乐形式,艺人手持渔鼓、简板,盘腿而坐,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形式上以一人演唱为主,亦有一唱众和的形式。

甘谷道情表演时所用的道具很简单,包括渔鼓、简板和碰铃。结构上一般以曲牌为基本结构,也有联缀形式。在音阶上有五声音阶、七声燕乐音阶、七声清乐音阶。调式上有徵调式、商调式、宫调式、羽调式。

甘谷道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既保留了自身特点,又借鉴了秦腔和地方小曲的唱腔,弥补了道情本身某些唱腔的不足,成为具有原始唱腔和地方特色的独有艺术。甘谷道情的唱词有古老的传统道情,也有歌唱者自己制作的新唱词。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