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铜车马:一辆马车背后的丝路往事
原标题:【兰州故事】兰州铜车马:一辆马车背后的丝路往事

讲述人:董洪 历史文化学者
兰州出土的汉代铜车马
兰州出土的汉代木马
夏天正是旅游高峰,甘肃境内的千里丝绸之路上,风驰电掣的交通工具,运载着各地游客,沿着千年丝绸古道,探寻风景。
现代快捷的交通工具,取代了古老的马车,但那些古老的马车在丝绸之路商贸运输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容人们遗忘。兰州曾经出土过一辆铜车马,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兴旺。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一下它的故事。
修建兰阿铁路发现汉墓
车大约是距今六七千年前出现的。比车更有价值的是轮子的发明,轮子是各地方都有发明的。因为对圆形的认识,以及圆形的便利性,是基于人类共同认知而出现的。就如同人类对火的认知一样。不论是世界上哪个地方,轮子肯定是圆的。在亚欧大陆,轮子多在六七千年左右出现,如德国、波兰、叙利亚。在美洲,阿兹特克人就制作了大量的有四个轮子的动物泥塑。我国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轮子的国家之一。《淮南子》载:“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可见,轮子的出现,并非一地向各地辐射,而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兰州是西北的中心城市,那么兰州的车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个问题虽然难以回答,但我们却能找到一辆近两千年历史的车。
甘肃省博物馆就有这样一辆铜车马。它是辆高轮马车,两个轮异常高大,驾车的马神采奕奕,机警地注视着远方。这是一辆汉代马车,是从兰州出土的。这说明至迟在汉代,兰州地区就已出现如此精美绝伦的马车。
兰州华林坪位于七里河东南部,是黄河南岸台地,兰阿铁路从台地中间自西向东南穿过,西与兰工坪相连,东临兰阿公路。1955年8月,在兰州华林坪发现了一处汉墓群。
当时,随着新中国基础建设的蓬勃兴起,各地兴建了一大批基础工业。从兰州通往阿干镇的兰阿公路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修建的。为配合重大项目建设施工,人们抢救性发掘一些汉墓。华林坪汉墓由此惊现在世人面前。
在这些汉墓中,值得一说的是华林坪东汉墓群。因为,那辆令人惊奇的铜车马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马车是运输粮食辎重的
华林坪东汉汉墓群,这是一处有代表意义的汉墓群。近几十年来,兰州境内发现的汉墓数量比较多。以前,有人统计,兰州境内现存有秦汉至清光绪末年的墓地共91处,其中汉墓多达59处。
这些汉墓的发现,出土了一大批文物,见证了汉代金城人的生活方式。
华林坪东汉汉墓群究竟发现了什么?
兰州市七里河华林坪东汉墓,编号M11,属于墓砖单室墓,墓室长5.2米,宽2.85米,覆斗室。早年被盗,出土铜车、马各一件,此外还有铜洗、灰陶罐、钟、钵、盂、锅、灶等器物。
这辆汉代铜车,车身通高23.9厘米,宽30厘米,长63厘米。车厢为长方形,长27.5厘米,宽16厘米,高11厘米,左、右、后三面皆有挡板,无门;前面敞开。左右挡板上方近边沿处,前、中、后各焊有一块小铜板,铜板中央各穿一小孔;铜板下向中间部位焊有一块铜板(前后部位的铜板似已脱落),铜板中央无穿孔。推测这些铜板是用于搭车蓬。车两辕,前端稍向上弯。
最为奇特的是铜车两轮,车两轮高大,略高于车厢,轮高24厘米,轴长30厘米,每轮有轴条16根(右轮残缺1根)。看起来,在铜车的车轮高度和车轴长度之间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
而拉车的马就更有特色了。只见马呈昂首嘶鸣姿态,高33.7厘米,长33厘米,宽9.7厘米。马头小,耳尖竖,鼻直,鼻翼突出成三角形,眼大圆突,不分眼球和眼眶。嘴大张作嘶鸣状。马颈细长,毛从耳到背用一道薄薄的凸棱表示。马体驱强健,背腹平而宽,四肢较长,蹄形正,大小适度。
这种铜车马是依据当时运输粮食辎重的车辆雕铸而成的,再现了当时丝绸之路车马奔走往来的情形。
见证了汉代金城百姓生活
秦汉时期,特别是西汉以来,随着河西四郡的设立,中原汉族人口的大量西迁,以及屯田措施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兰州一带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经济文化交往的开展,兰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慢慢繁荣起来。兰州的铜车马见证了这一兴旺发达。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走廊的匈奴,取得重大胜利,尤其在夏天大战中,迫使匈奴休屠王、浑邪王率部投降。为安置降人,霍去病派大行(相当于礼宾官)李息,在黄河南岸今西固城附近修筑城堡(即汉金城县城),汉政府随即设立金城县。
这时,兰州的统治中心在今天的西固城一带。这是一个既控制了黄河渡口,也扼守住西北交通十字路口的地方。霍去病驱逐匈奴后,又在今天的永登县境内修建了一个前进据点——令居塞,因为这里是先零羌居住的地方。这是甘肃河西地区最早设立的政府机构,汉长城也是从这里开始向西修筑的。
最初的金城县非常简陋,其实就是一个要塞,重要职责是保卫黄河渡口的安全。县政府所直接管辖的地方也就是县城周围数十里地而已,吃俸禄的公务人员也不过“尉丞命卿二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外地移民来到了这里,京城长安的流行时尚也影响到金城居民。后来西汉王朝设置金城郡,西汉时金城郡所辖的十三县,有三万八千多户,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八人,这是金城人口达到的第一个高峰。
兰州众多的汉墓出土大量的汉代文物,其中有陶器、铜器、玉器、石砚、砖瓦、漆器、白金瓶、钱币,除铁犁铧、铁犁镜等农具和铁斧头、钱范外,还有珍贵的墨迹纸、残骨尺等。
在汉墓的一具骸骨下面,人们还发现了一把弩机。弩是战争工具,可见当时的兰州人过着很紧张的生活,可以说是家家壁上有刀弓。此时,农耕用上铁犁铧,丝绸之路上有马车奔驰,居民开始使用纸张,骨尺见证着商业繁荣。这些出土文物表明,当时兰州的商业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王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