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甘肃记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发布时间:2019-08-15 16:48:29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的传统音乐。它与蒙古族的社会生活密切有关,它反映了蒙古族人们的生活品味与价值取向。
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与地域文化。歌曲中表达了蒙古民族人民对历史文化、习俗等的感悟,长调民歌在蒙古族形成前就已经存在。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与短调。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长调是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创,歌词主要描述的是草原等大自然的景物。
长调的旋律悠长舒缓、字少腔长、气息绵长、旋律极具装饰性,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
蒙古族长调民歌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它逐渐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它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称之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保护好它将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与传承,也对两国之间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