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斌:让梁平癞子锣鼓得到传承发扬
唐孝斌正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受访者供图)
他是一位年近花甲的教师,扎根乡村教育已经整整40年,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精彩的人生是他不懈的追求。
40年来,他矢志不渝,默默无闻,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这片土地上的孩子。
正是他的常年坚守,梁平癞子锣鼓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才根植于学生心中。
他就是梁平区来宝小学音乐教师、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唐孝斌。
在位于礼让镇的来宝小学训练室里,六年级学生龚子容正在和伙伴们演奏梁平癞子锣鼓《满园春》,一曲下来,干净利落、转合流畅、耐人寻味……
刚踏入来宝小学时,龚子容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音乐教育,更不要说这些乐器了,经过3年多的学习,他已经学会了梁平癞子锣鼓许多经典曲目,并成为梁平癞子锣鼓精英班中的一员。
和龚子容一样,如今,来宝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几乎人人都会梁平癞子锣鼓表演,并且都特别喜欢这门课程,这一切都离不开唐孝斌。
“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精彩的人生。”从成为老师起,唐孝斌就暗暗立志。1976年专科毕业后,唐孝斌扎根乡村,开始自己的教学生涯。乡村条件不好,设施简陋,但他从来不抱怨,乐观面对,同时用认真、负责、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们。40年来,学生们一批批进来,又一批批离开,但他依然坚守在这里。
2007年,来宝小学将梁平癞子锣鼓引入校园,并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自愿,组建了梁平癞子锣鼓精英班和传承班,梁平癞子锣鼓传承人贺志灿也来学校义务授课。
梁平癞子锣鼓清脆明亮、气氛热烈、耐人寻味,不仅吸引大批学生学习,还让唐孝斌也爱上了它。
那段时间,每当贺志灿来学校授课,唐孝斌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虽然没有任何音乐基础,但他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熟练掌握了梁平癞子锣鼓中的各种乐器的敲打技能和方法。
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唐孝斌下定决心要将梁平癞子锣鼓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唐孝斌和孩子们便在音乐课和课余时间进行训练。
要教毫无基础的孩子们演奏乐器,就得从曲谱开始。每天放学后,老师学生们都陆续的离开了校园,只有他和这群热爱来自锣鼓的学生们还在敲打着锣鼓……
孩子们不懂,唐孝斌便耐心回答,孩子们学会了,他也跟着开心……经过不断练习,来宝小学学生们的锣鼓越打越好,唐孝斌带着学生从学校演奏到各种舞台,来宝小学也因此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癞子锣鼓传承实验基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来宝小学的学生们多次参加市级、区级的各种比赛和表演,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且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大舞台;2015年,参加湖南首届世界鼓文化节,获得最佳创意奖;唐孝斌本人也在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癞子锣鼓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进,唐孝斌相信,努力就有回报。“我会继续怀揣着那颗热爱学生的心,给每一位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愿他们都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唐孝斌说。(记者 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