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甘肃记忆

陇上铁笼山 三国古战场

发布时间:2024-02-21 08:48:20  作者:特约撰稿人 马建营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浏览次数:

铁笼山远景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三国古战场遗址铁笼山,位于礼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东距祁山37.5公里,山高势险,雄伟奇峻,因山形地势从今铁笼山西山湾铁笼山村沿营盘梁至牛头嘴呈环形如笼,东南山梁一侧又濒临高深莫测的西汉水松林峡谷,势控先秦西垂河谷平原通往汉中、阴平及川蜀、荆楚地带的战略要冲而得名,海拔1837米,自古为先秦西垂发祥地西南门户,陇右名山。1700多年前,继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后,姜维率领蜀军从汉中发兵,溯西汉水数次翻越铁笼山,出石营,攻伐魏国占据的陇右地区,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姜维北伐 系列连环画

  铁笼关隘 陇蜀要冲

《三国演义》第109回曰: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联合羌人伐魏,出兵路线是溯西汉水而上,翻越铁笼山,出石营,经董亭,直取南安。两军在董亭相遇,初次作战,蜀军诈败,南退三十余里,主力退至铁笼山附近,然后利用木牛流马在铁笼山南峡谷蜀道运粮。魏军劫粮,中蜀军埋伏,统帅姜维将魏将徐质刺倒马下,徐质被杀。后蜀军杀入魏军大营,魏军统帅司马昭四下无路,被逼上铁笼山据守。魏军因人马众多,水用不足,司马昭拜井而得甘泉。

《三国演义》关于姜维大战铁笼山的故事,为我们探究铁笼山古战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些许线索。这里记述的姜维大战铁笼山,即为姜维围困司马昭于铁笼山的故事,其内容同该地流传的姜维将司马昭逼上铁笼山,大军缺水饮,司马昭无奈之下求神赐泉水的故事相合。相传司马昭所拜求的泉水位于今铁笼山村西南侧,今名“水眼下”。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载:“十六年春正月,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所杀于汉寿。夏四月,卫将军姜维复率众围南安,不克而还。”《蜀志·姜维传》载:“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三国志·蜀志》中的史料记载,说明了姜维在蜀汉延熙十六年确曾出陇右,而行军路线是溯西汉水河谷翻铁笼山,先“出石营”,然后经过“董亭”,从洛门“围南安”。姜维所出的“石营”,即今礼县城关镇南城区以南的石岭村遗址。“董亭”在今礼县北40公里处的木树关附近,该地至今留有古老的村落曰“董坪”。“洛门”即今距礼县北94公里处的武山县洛门镇。而姜维走的这条道称为“石营道”,因姜维攻夺魏国陇右地区只有三条道路可走。据《三国志·陈泰传》载,魏国陈泰任征西将军,“督雍凉诸军事”期间,雍州刺史王维、白泰曾对陈泰曰:“姜维、夏侯霸欲三道向祁山、石营、金城求进兵为翅,使凉州军至枹罕,讨蜀护军向祁山,泰量贼终不能三道”。由此可知,祁山道在东,金城道在西,石营道居中。石营道以礼县城南城区以南的石岭村古石营遗址为核心分为南北两道,西汉水以北沿古夷水河谷地古崖石镇到达木树关村,经杨河到达渭水流域的武山县洛门镇,为石营北道;石营遗址以南,沿西汉水翻越铁笼山,经龙林镇、雷坝镇到达西和县、成县、康县境的西汉水谷地为石营南道。姜维八次北伐陇右,多次与魏军在石营南道所在的铁笼山陇蜀险关要冲发生鏖战实属情理之中。

  姜维屯兵 遗迹众多

《礼县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曰铁笼山,昔汉姜维屯兵于此,上有营垒遗迹,旁有竹林沟,相传,姜维射司马师(昭)处,下为斗底峪,路狭,奇险绝伦。”

姜维在铁笼山的“屯兵”遗迹共有四处。一是汉魏时期的古堡遗迹,该遗迹位于“营盘梁”东侧牛头山的顶峰,为铁笼山脉的主峰,依山顶呈环形构筑,面积较大,是铁笼山三国古战场至今最大规模的历史遗迹。今夯土环墙东、北、西三面坍塌,仅留墙基。西南方临绝壁处现有高大的断垣残墙耸入云端。站在古堡残垣,东南侧幽深险峻的西汉水峡谷石崖栈道石臼遗迹及正南方西汉水陇蜀古道尽收眼底。二是姜维“营垒”遗迹,村民亦称烽火台,是民国版《礼县志》所载姜维营垒遗迹所在,位于铁笼山主峰南半山脊,系人工圆形黄土夯筑,中空,可屯兵据守。该营垒扼控铁笼山脉西汉水松林峡谷河道最窄的拐弯处,两侧陡峭,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是“营坪”遗址,亦称四营坪,位于铁笼山营盘梁之北的缓坡平地,今为农田。“营坪”遗址内曾发现汉魏时期的粗瓷片、铜印、铜箭头。四是“营盘梁”遗址,位于铁笼山南山梁顶,东西向,呈起伏状,山梁南侧高险奇峻,北侧较平缓,地形类似四川剑门关姜维“营盘嘴”。在“营盘梁”遗址内,发现有盗墓者新挖开的四个较大的坑迹,挖出的土质多为红烧土,伴有部分残砖块,说明该地确为姜维屯兵安营之处,与“营盘梁”地名相吻合。

铁笼山古战场整体以主峰牛头山顶古堡遗迹为指挥中心,大军安营扎寨于营坪缓坡,西依营盘梁,东置营垒坡道,扼控西汉水峡谷要冲,从而构建起铁笼山古战场绝险的军事防御体系。

  铁笼山峰 姜维鏖战

《三国演义》第109回曰:司马昭被姜维围困于铁笼山后,郭淮利用陈泰计谋诈降羌人,后联合羌兵解司马昭之围,并将姜维逼入铁笼山峡谷,姜维计射郭淮。其实,这段故事所述即姜维与郭淮在铁笼山主峰牛头山下的松林峡谷之战。

《三国志·陈泰传》曰:嘉平初,姜维率众依麴山筑二城,陈泰给征西将军郭淮确曾献破城之计,郭淮依计而行,“维果来救,出自牛头山,与泰相对,曰:‘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今绝牛头,维无反道,则我之禽也’,敕诸军各坚垒,勿与战,遣使白。淮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东,使淮趣牛头,截其还路可并取,维不惟安等而已,淮善其策,进率诸军军洮水。维惧遁走,安等孤县遂皆降。”从以上记载可知,嘉平初(蜀汉延熙十二年)姜维确曾“出自牛头山”,并且“与泰相对”,且发生了郭淮“欲自南渡白水”“趣牛头,截其还路” “进率诸军军洮水”之事。牛头山的位置,清代杨晨撰《三国会要》云:“武都郡:建兴七年入蜀,领县五。郡有上禄,废县,有祁山,有诸葛壘,在汉水北。有牛头山,姜维救曲城,出此山。”

从其他史料及杨晨所述的牛头山位置看,一是在姜维伐魏的路线上;二是距祁山较近;三是牛头山、祁山均在西汉水的北面。今铁笼山东侧主峰有牛头山之称,亦称卧牛山,山前临川口处称牛头嘴,东距祁山37.5公里,同在西汉水之北,同为蜀汉伐魏的东西战略要冲。今铁笼山南侧有洮水河,发源于铁笼山以西岷县闾井与礼县上洮坪乡交界处,全长130余华里,向东流经铁笼山南侧与西汉水在礼县江口镇交汇。洮水河道是先秦西垂通往洮河流域金城道的重要通道,汉魏时期沿用。今礼县上洮坪乡洮水河北岸的“关院”村址即古代通往洮河流域的重要关口,至明清时期仍在使用。郭淮“军洮水”,即在铁笼山南侧的洮水河入江(西汉水)口处。郭淮欲自南渡的“白水”,祝中熹老师在《早期秦史》“西垂地望详考”部分曰:“白水是指今在礼县雷坝与西汉水相会的清水江,其上游即发源于礼县西部山区的白家河”,即今铁笼山、洮水河南面的礼县“白河”水系,流经今清水江,向东流,在礼县雷坝镇与西汉水交汇。白河以北有古地名曰“白关”,至今沿用,说明该地有以“白”冠水名、关名的传统。故汉魏时期的“白水”即今清水江。《史记·樊哙传》曰哙:“入汉中,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西丞”即陇西郡西县县丞,为西县县令的副职,主管军事。而西县位置,早期秦文化五方联合考古队将其中心大范围确定在礼县。今铁笼山地处礼县中部,为秦国发祥地西垂(西犬丘)、亦即秦汉时的西县西南门户,自古为陇蜀古道军事要冲。故樊哙从汉中出兵攻打西县丞的战斗即发生在“白水北”,即今礼县南境清水江以北的铁笼山附近,与姜维“出自牛头山”、郭淮欲“南渡白水”截姜维还路的出兵路线相合。

今牛头山前的牛头嘴东侧临西汉水松林峡谷,为姜维遇难之处。相传,司马昭被姜维围困在铁笼山之后,将军郭淮曾带羌兵袭击姜维,姜维无备,被郭淮追逼到牛头嘴下的竹林坡,箭囊已空,因山坡长满竹林,姜维手拿无箭的长弓,奔跑不便,危急之中,姜维忽然发现前方不远处峡谷石崖上诸葛亮的留言:宁舍衣,不舍身;宁舍箭,不舍弓。姜维随即拿紧长弓,逃进竹林湾,郭淮紧追其后,一箭射去,射在身前大树上,姜维随即拔出箭镞,回身射去,正巧射在郭淮的一只眼中,郭淮随即殒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竹林坡及牛头嘴前的台地上多有铜剑、戈、矛、铜箭头等兵器出土。20世纪70年代,在牛头嘴西侧山坡苟家坟曾出土一具战死的人骨,呈斜站姿。在尸骸的身、腿及头部发现有30多个铜箭头,其中,在腿骨处有4枚,显然是被乱军射杀的。

  军司马印 见证历史

铁笼山古战场的历史文物从20世纪50年代始有发现,其中,在50年代末期曾一次性出土了剑、戈、矛、胄、铠甲片等青铜文物数十件(套)。20世纪90年代初,铁笼山以西的风毂辘梁、麻地湾梁、牛头嘴前台地及铁笼山麓的王坪村西南台地被盗挖,出土并流散了为数不少的珍贵文物,目前被收藏者珍藏的有战国时期秦国西垂秦人使用的“右弩”铭文弩机,汉魏时期的“工作工冶”带郭铭文弩机、铜箭镞、铜印章、铜车饰件等,而最为珍贵的当属馆藏的“军司马印”。

“军司马印” 铜质,正方形,鼻钮,印面边长2.3厘米,印台厚0.9厘米,通高1.9厘米,重56克。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今礼县石桥镇铁笼山村。该印现藏礼县博物馆。

《尚书·秦誓》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周礼·夏官司马第四》载:“及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马,中士十有六人。”又云:“凡军制,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铁笼山出土的军司马印,印文昭示为“军司马”,说明印主之职为将军下属之司马,为执掌军事之官职。“军”即“将军”。《后汉书·百官志》曰:“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后汉书·百官志》曰司马:“宫掖门每门司马一人,比千石。”又云:“长史司马皆1人,千石。本注曰:司马主兵,如太尉,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从以上记载可知,“军司马”的秩比为“千石”,为执掌军事级别较高的军官。

“军司马印”在国内发现较少,《印典》收录四方。《中国文物鉴赏丛书》收录1方,为1954年湖南常德西郊7号砖墓出土。印面2×2.8厘米,印台极厚,鼻钮穿孔很小,而钮体宽厚。该印出土地点明确,时代特征显著,为研究东汉时期“军司马印”的形制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铁笼山出土的“军司马印”与常德出土的“军司马印”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别,正方形制,印台较薄,印面略小,鼻钮孔较大,印面篆文笔画粗犷雄丽,二者的区别较为明显。《蜀志·姜维传》载:“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主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晋书·文帝纪》曰:“四年春二月丁丑,天子复命帝如前,又固让。三月,诏大将军司马府增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舍人十人。”据此可知,三国时期,蜀国姜维曾任大将军蒋琬属下之司马,而魏国也有大将军司马府增置司马之事。

“军司马印”出土于铁笼山村,从发现情况看,不是出于墓葬,而是在一次规模较大的战争中的遗失之物,这场战争所发生的时间理应是在三国时期。至于军司马印是否为姜维印?抑或魏国或蜀国的军事将领?何许人也?是战争中被杀或逃亡的?个中原因不得而知。

位于陇蜀石营南道要冲的礼县铁笼山确为蜀汉姜维与魏国屯兵争战之处。而姜维、陈泰“绝牛头”、“趣牛头”、姜维“出自牛头山”,即今礼县铁笼山东侧牛头山主峰古堡遗迹。铁笼山“军司马印”及其他兵器遗物的出土发现,昭示了铁笼山古战场在魏蜀交兵时期确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争,是姜维大战铁笼山的实物见证。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