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兰台文苑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中国古代档案漫谈

发布时间:2012-11-14 15:51:55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教育处  浏览次数:
  

和许多初入档案门槛的青年一样,那年,我刚调入档案局工作,怀着尽快熟悉档案工作的热切愿望,购买了一些档案书籍,一头扎进去,读了起来,却不料被古代中外形形色色的档案种类名称浇了一头雾水。什么甲骨档案、铭文档案、石刻档案¨¨¨搞得我头晕目眩。只好硬着头皮往脑海里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这团雾水才渐渐变得澄澈起来。这一切身体会,使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写一篇短文,让象我那样初入档案之门的人看了之后,能够对古代中外档案的种类名称有一个起码的了解,不至于再坠入五里雾中。
档案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当时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不发达,人们只能采用当时所能利用和生产的材料制作和形成档案。从截至现在所收集到的材料来看,古代中外档案的种类是很多的,主要有甲骨档案、石刻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金属档案、泥板档案、纸草档案等等。当然,这只是按照档案的制作材料来分类的。如果按照文字的形成方式来分,又可以分为铭文档案和书写档案两类。铭文档案就是采用铸造或者雕刻的方法,将文字铸到或刻到器物上所形成的文字记录。而书写档案则是采用书写工具和字迹材料将文字书写到档案载体材料上所形成的文字记录。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分类。限于篇幅,这里主要谈谈中国古代档案。
甲骨档案是目前所知我国最古老的档案。它形成于3000年以前的商朝。当时的统治者决定每件事情都要占卜,方法是将龟甲、兽骨之类的器物放在火上烧烤,然后由占卜师观其裂纹,进行解释。占卜结果将被刻记在龟甲、兽骨等上面,这样形成的文字记录我们现在叫甲骨档案。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祭祀、狩猎、农业、天文、战争、王室活动等许多方面。甲骨档案最早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最初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考古学价值,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药材来使用,称为"龙骨”。清光绪二十五年,一次,金石学家王懿荣有病,他的中药里有一种药名叫"龙骨”,当时他只知道这些所谓的"龙骨”,其实是龟甲、兽骨之类的东西。后来他又得到了一些"龙骨”,发现上面刻有古文字。经仔细辨认并与考古学家一起研究,才知道这些"龙骨”大部分是商王朝的遗物。甲骨档案由此闻名于世。过去价格菲微的"龙骨”这时真正地一登龙门,身价十倍,成为考古学家眼中的宝贝。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多少甲骨档案被当"药”吃掉,造成了考古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另外,与当时我国其他文物的悲惨命运一样,许多甲骨档案因种种原因流散到了国外。在迄今已出土的约15万片甲骨档案中,我国收藏的约有12.8万片,有2万多片现收藏在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
石刻档案就是将文字刻制在石头上形成的文字记录,在我国和外国都遗存有不少这种档案。石刻档案的形成固然有古代书写材料少,就地取材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应当是档案制造者认识到石材的坚固耐久,可以使记载流传久远。我国最早的石刻档案当数战国时期秦国留下的石鼓文,是唐代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的。刻石共有十块,因其形状略象鼓,故名石鼓。上面刻有大篆体的四言诗文,内容是歌咏秦国国君游猎情况的。历来对其书法评价很高。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等均留下关于石鼓的诗咏。石鼓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勒石为记的做法。如秦始皇建立统一政权后,为显示威德,曾多次出巡,在泰山、琅邪、会稽等地留下了多处刻石,在供历史学家研究的同时,也让游人临石凭吊,发思古之幽情。后人则把勒石当作一种胜利者树碑志庆的壮举。北宋范仲淹驻守北地,壮志未酬,便在一首《渔家傲》词中留下了"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英雄悲歌式的怅恨。外国的石刻档案最早出现在古代埃及,古希腊和古代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也留下了不少石刻档案,其中有些在考古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古代巴比伦王国第六个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法典,刻写在一根约2.7米高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这是当今保存得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是法学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现存于法国巴黎卢浮博物馆。此外,比较著名的外国石刻档案还有现藏于柏林博物馆的梅腾自传、收藏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摩城博物馆的巴勒摩石、收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罗塞达石等。这些刻石历经数千年风霜侵蚀、历史变迁,因其耐久性得以保存至今,成为现在我们揭示前人秘密的一种工具。
简牍档案是我国以竹子和木头为载体材料形成的文字记录。据史料记载,早在殷代,人们就已经将竹木削为方形或长条状的薄片,在上面书写文字。一直到秦汉时期,它是官方文书和私人著述所用的主要书写材料之一。用竹削成的薄片叫简,用木头削成的片叫札或者牍,可统称为简。用绳子或皮条将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册。我国现在称书的量词之一"册”就是由此而来的。在历史上,从汉朝起,简牍档案屡有发现。如著名的汲郡竹简,就是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由一个名叫不准的人,在盗掘战国魏襄王墓时发现的,有数十车,整理为75篇、10余万言。而近代的发现最早当数由受英国政府派遣来我国进行探险的匈牙利人斯坦因。他于1901年1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些遗址进行发掘后,于月底到达尼雅城遗址。他用了半个月时间进行发掘,获得魏晋汉文木牍40余枚和 卢文木牍500多枚,由此揭开了我国近代对古代简牍档案发掘的序幕。自那以后,瑞典人、日本人相继来华,斯坦因更是接连数次前来,到处搜寻,每次各有所获。仅斯坦因本人发掘到的汉文简牍就有1000多件,此外还有不少其他文种的简牍。中国学者也相继在考古发掘中有新的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简牍档案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掘,共发现简牍16万余片,是历代发现总数的十多倍。鉴于简牍档案珍贵的史料价值,学者王国维曾预言,简牍研究将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今天,简牍档案的研究已是国际汉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简帛学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
缣帛档案是我国古代将文字写在丝织物上形成的一种档案,在考古学界,一般称为帛书。缣是双丝的细绢,帛是对丝织物的总称。缣帛则是指光洁细薄的丝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书写材料,从战国时期起,就有使用。秦汉时期,纺织工业开始发展,生产出了比较细薄的丝绢。由于丝绢柔软轻便,易于书写和保管,所以,开始使用丝绢代替竹木作书写材料。但由于丝绢比较昂贵,主要是由宫廷和官方作为书写文书的重要材料之一使用。纸张发明之后,特别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以后,价格低廉的纸张逐渐取代了丝绢。但丝绢以其纸张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并没有完全退出书画领域。一些珍贵的文字记录,仍然采用丝绢作载体材料。比如唐代,还流行用"绢素”(一种上面织有界道的丝织物)作书画材料。明清两代也有使用。与前述几种档案不同,丝绢在耐久性方面较差,所以,现在传世的不多。保留完好的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也较少。1949年以前,在湖南长沙的战国楚墓中,被盗掘帛书一幅,现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收藏有明清时代的缣帛档案。迄今为止,我国在缣帛档案方面最大的发现,当数1973年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在这次发掘中,共出土汉代帛书26件、12万余字。其中包括绘制在帛上的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三幅,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金属档案是指古代将文字铸造或刻制在金属器物或薄片上所形成的文字记录,在我国和外国都有发现。我国在殷商时期,冶炼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人们将铜和锡按一定比例放在一起冶炼,炼出了现在我们所称的青铜,用青铜铸成的器物叫青铜器。当时铸造青铜器,主要是为奴隶主贵族提供食器和宗庙祭祀的礼器。在发掘出土的青铜器中,有的上面铸有多少不等的文字。文字多的青铜器大都属于殷商后期。这些文字,多是铭记赏赐和纪念先代,具有书史的性质,所以一般称它为铭文档案,或金文档案。而那些虽有铭文但不是书史记事的,即不具有档案性质的青铜器,则不能当作档案对待。到了周朝,青铜器的使用更为广泛,我国现存的青铜器大部分是属于周代的。其中有铭文的约有4000多具。铭文有长有短,短的一二字、三五字不等,长的达四五百字。其内容,有的是书史记事,记载各国政治、军事活动、国家之间的争端纠纷、个人恩宠、箴言诫规等,有的则是公布的律法条文。如春秋末年的郑国和晋国,都曾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就是"刑鼎”,是我国现存青铜器中很著名的一种,此外还有所谓毛公鼎、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都极具文献价值,是青铜器中难得的珍品。
金属档案在国外的发现比较少。20世纪80年代初,斯里兰卡的考古人员在本国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发现了7片金属片,共重两公斤的,上面刻写有文字,属1500多年前的遗物,是研究斯里兰卡历史的重要资料。另外,罗马尼亚的考古学家在黑海的一个古代居民点,发掘出了一片火柴盒大小的铝板书信,是用古希腊文字刻写的,属公元前6世纪的遗物。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