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兰台文苑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抗战中的一场破冰之战

发布时间:2015-02-27 10:43:49  作者:刘汝茂 , 编辑:顾世文  来源:甘肃省档案局老干部工作处  浏览次数:

  1944年冬,晋绥分局边区行署所在地——兴县,黄河沿岸出现多年不遇的冰封冻结,沿河十几公里的河面全部封冻。日本鬼子乘机对我边区疯狂地进行冬季扫荡,进而妄图越过黄河进犯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
  当时,我在边区行署工作。这场抢险战斗,是在晋绥边区联防司令员贺龙将军亲自指挥下进行的,动员边区党、政、军民万余人,日夜奋战破冰炸黄河。当时我参加了黑峪口村沿河的破冰战斗。白天一部分人员在冰面上用榔头、洋镐、铁杆撬冰块,另一部分人在岸边休息,一小时轮换一次;晚上军队和民兵用炸药爆破。经过五个昼夜的奋战,终于把冰封的黄河炸开了,从而破灭了日寇利用冰封之机进犯我陕北延安的罪恶阴谋。
  当奋战到最后一天的中午时分,河面上仍有四五百人,紧张的开挖,撬冰,只见岸上的人们招手呼唤,但听不清说什么,我以为敌机又来扫射、轰炸,仰望天空未见有敌机,冰上的人们乱作一团,我亦随大流往岸边跑,跑了几步滑到了,爬起来继续跑,只见冰面嘎嘎地作响,脚下的冰层裂开两寸多的口子,河水顺冰缝冒出一丈多高的水,这时,我才明白整个冰块破裂移动了。当我赶到岸边时,冰块距岸边约五六尺远,已经来不及了,只见岸边上的人,每人持一根长杆,抢救冰上的人,我很幸运,牢牢地捉住了一根长杆,跳下了水,将我拉出了水面。!
  然而仍有参战的五六位战友踩着碎冰块与河水英勇搏斗,但未能获救,被凶猛的河水冲去,而光荣牺牲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们应当牢记这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流血的先烈们,一想起他们,我的心里就很难受,我们要学习他们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刘汝茂  山西省河曲县旧县镇人。1926年8月出生于贫农家庭,1942年毕业于晋绥边区第二中学,并于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被中国老教授协会特聘为研究员。  200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建国前,任晋绥边区行署秘书处、绥蒙政府财政处、晋南行署秘书处科员,西进甘肃工作团团部科长,甘肃行署科长。
  建国后,历任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审计科科长、文书科长,机关事务处处长、档案处处长、厅党支部书记,办公厅"肃反”五人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外事组第一副组长,甘肃省"对台”领导小组成员,甘肃省档案局局长、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任甘肃省档案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志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甘肃省党史委员会委员,中共甘肃省组织史料编纂领导小组成员,中共甘肃省组织史料审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建国初期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期间,曾任甘肃日报社新闻秘书。多年来,在《甘肃日报》、《甘肃党的工作》、《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等报刊上发表档案学术等各类研究文章一百多篇。

 

 

友情链接:
  • < img id="imgConac" vspace="0" hspace="0" border="0" src="https://dcs.conac.cn/image/blue.png" data-bd-imgshare-binded="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运行维护: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