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老 照 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老 照 片

险江造桥创传奇 ——20世纪30年代,钱塘江大桥建设掠影

发布时间:2023-11-21 09:35:22  作者:徐槊蔓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在浙江省江山市档案馆里,珍藏着一组有关建设钱塘江大桥的老照片,生动还原了建桥时的场景。

钱塘江,又名“折江”“之江”等,是浙江省境内的最大河流。1933年之前,汹涌的钱塘江水阻断了铁路、公路的贯通,这不仅扼住了浙江交通咽喉,更阻碍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建造一座横跨钱塘江的大桥迫在眉睫。1933年7月,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积极推动建桥工作,组织人员考察研究。最终,他将此重任交付给正在天津北洋大学任教的茅以升。1934年8月8日,钱塘江大桥动工兴建。11月11日,经过精心筹备,盛大的开工典礼在钱塘江北岸正式举行。

建造中的钱塘江大桥

众所周知,要在钱塘江上建造一座大桥,可谓困难重重。江水汹涌,势不可挡;江底有极细的流沙层,在上面打桩困难重重。所以当地一直流传着“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面对这些困难,茅以升及团队成员没有退缩。他们边摸索边实践,逐一找到了解决办法。

首先,建桥计划第一步便是打桩,工人需要打1440多根木桩,然而想要将长长的木桩打进厚厚的流沙层,并使其直达江底的岩石层,相当困难。为解决打桩难题,茅以升及团队成员特制了江上测量仪器,精准确定木桩位置。随后,又想出“射水法”打桩,即先用水管在流沙中冲出一个深孔,在拔出水管的同时,快速将木桩插入孔中,让其凭借自身重量下沉,再用蒸汽锤施打,直至木桩触及岩石层。

沉箱封底

其次,为应对水流湍急,茅以升及团队成员采用了“气压沉箱法”。他曾在《钱塘江造桥回忆》中写道:“它是个长方形的箱子,上无盖、下无底,箱壁的半中腰有一层板,把箱分为两半。箱的上一半口朝天,下一半口朝地。因为有口朝天的这一半,沉箱就能浮在水上像条船;因为有口朝地的这一半,沉箱下沉后,盖住江底,就形成了一个房间。把高压空气打进这个房间,将水赶走,工人就可在那里面作业……”沉箱在施工过程中是工具,施工完成后,它作为桥墩的砥柱,默默地沉在江底。

铆合大桥钢梁

最后,除了这些困难外,如何架设钢梁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建设大桥钢梁一般采用“伸臂法”,即需要桥墩按照顺序全部建好后,钢梁才能够从两岸逐步深入江心合拢。由于社会局势动荡,钱塘江大桥工期被迫缩短,桥墩施工的顺序被打乱,所以不适合采用“伸臂法”。为此,茅以升等人虚心向当地熟悉钱塘江水文规律的人士请教,充分发挥造桥工人集体智慧,最终采用“浮运法”架设钢梁,即利用江潮涨落巧妙地在桥墩上架设钢梁。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只要邻近两墩完成,就可架设一孔钢梁。曾参加第一孔钢梁浮运和安装工作的姜时俊在《第一孔钢梁浮运报告》中写道:“6月1日晨3时开始工作,先导水入船历时1小时之久,将浮船移入钢梁,直至下加置垫木30余寸,时约4时30分,因水位仅5.85公尺(米),不能将梁托起。直至7时30分,潮水上涨水位增高达6.05公尺(米),船中积水亦尽抽出……不一刻钟浮船即靠近桥墩之东面……待11时40分,潮退水落,始将插栓塞紧,约12时竣事。”由此可见,使用“浮运法”架设钢梁效率之高。

采用“浮运法”运输钢梁

经过茅以升和团队成员,以及造桥工人的共同努力,历时3年零2个月,1937年9月26日,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终于建成。该桥成为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浙江省江山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1月10日 总第4058期 第三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