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欢迎光临甘肃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老 照 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老 照 片

花城无处不飞花 共欢同乐迎年来 ——“行花街”里的老广记忆

发布时间:2024-02-20 11:34:57  作者:叶朝曦 李顺发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金黄灿烂的年桔、艳丽芬芳的蝴蝶兰、含苞待放的桃花……热闹非凡的“行花街”是老广关于春节最鲜活的记忆。

“行花街”,即逛迎春花市,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通常在年前三四天开始,至除夕夜达到高潮并结束。“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一首童谣《行花街》,形象地记录了老广这项过年必备“仪式感”。年味伴随着花香,大家在花街上尽情地感受着“行”的浪漫、“挤”的热闹,高高兴兴买回“好意头”的花卉,迎接新年的到来。


买花的人们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早在唐宋时期,广州就已出现花市。唐代诗人张九龄“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描写的便是珠江上卖花艇的场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明代广东有“四市”:罗浮山药市、东莞香市、广州花市、廉州珠市。“花客涉江买以归,列于九门。一时穿灯者、作串与璎珞者数百人,城内外买者万家”。至清代中期,广州的年宵花市逐渐成型。《广州城坊志》引潘贞敏《花市歌小序》如是描述:“粤省藩署前,夜有花市,游人如蚁,至彻旦云。”清人张心泰《粤游小志》则写:“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

1949年广州解放后,人民群众迎来了新生,广州花市也迎来真正的繁荣。为更好地发扬花市传统,195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将分散于各街巷的店铺集中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用竹竿搭成牌楼和花架,名曰“迎春花市”。此外,从每年农历腊月廿八日开始,桨栏路、光复南路等地,都会搭上棚架,租给花农摆卖鲜花。1957年除夕,花市的热闹景象达到高潮。“这一夜,看花的,买花的,摩肩接踵,一直闹到天亮。几乎全城的大多数人,像乡村人家赶集似的都跑来看花了”,人们都觉得“举着一束花、肩着一支吊钟慢慢走回家去是悠闲享福不过的事”。

1959年春节前夕,朱德与董必武、林伯渠、郭沫若等人曾结伴同游西湖花市。他们诗兴大发,互相唱和,一时成为佳话。郭沫若首先咏《在广州游花市》,描写了当时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热闹场面:

金桔满街松满市,

牡丹含艳桂含香。

墨兰簇簇青锋剑,

玫瑰团团白玉堂。

爆竹轰鸣声动地,

电台播送夜增光。

游人手把花成束,

迎得春风上面庞。

朱德则口占一绝《和郭沫若同志〈春节游广州花市〉》:

百花齐放遍城乡,

灿烂花光红满堂。

更有心花开得好,

一年转变万年香。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州迎春花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各区均在最热闹、交通最为便利的中心地段增设除夕花市。除鲜花外,还摆卖各式盆景、书画以及装饰用品等。进入21世纪,迎春花市持续迎来高峰。据统计,2004年,越秀花市人流量达到123万人次,最高峰时一天就有50万人涌入;2005年,花市第一天,就有39万人进入越秀花市;除夕夜12时,越秀花市正门每分钟仍有大约500人进场。迎春花市,逐渐成为广州最重要的年俗活动,成为人们迎接春天的吉祥符号。


1997年的越秀花市


1999年2月15日,东山花市一角。 陈思奇 摄


2009年的西湖花市牌楼


作为迎春花市的“重头戏”,花市牌楼每年都会变换“新面孔”,既注重民俗意蕴、地域风情,也极具时代特色。花市牌楼源自牌坊,分主牌楼(花街入口)和副牌楼。每年除夕夜,牌楼前都聚满了拍照的市民,场面无比热闹。西湖花市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花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百年花市”之称。2009年,是中国传统的旧历“牛”年,西湖花市牌楼在“牛”上大做文章。牌楼本身既是一枚巨大的金黄色古钱币,也是一头抽象的牛,巨大的“牛角”有牛气冲天之气势;牌楼前方另有一头铆足了劲、奋蹄疾冲的牛,牌楼上下则有6头手持春联的卡通吉祥物小牛,牌楼里面还有2头古朴的剪纸牛,整个牌楼细数下来足有10头牛。此外,牌楼上的“首善”二字寓意广州人民以牛的冲劲、韧劲建设首善之区的决心和气魄。

农历龙年到,广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如期而至。穿过牌楼,一场温馨喜悦的狂欢盛事正式开始。人群熙攘,繁花烂漫,心中的欢乐恣肆飘扬,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由广州市档案馆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2月9日 总第4097期 第三版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帮助中心  |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    承办单位:甘肃省档案馆科技信息处    中文域名:甘肃档案·公益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680号(730010)    网站备案序号:陇ICP备170038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37号

    网站访问共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 1280x1024 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