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宗号 74《榆中县政府、榆中县党部》
本全宗由榆中县政府和榆中县党部两个全宗汇集而成。
(一)机构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首置榆中县,设治管理。此后历代经多次裁撤、析置、合并、更名。明清以来一直称为金县,设县衙署,置知县、令、丞诸官吏僚属。1919年10月,因与奉天金县重名,再更名榆中县。国民党控制甘肃后,设县政府,下设科,置县长,统属各科长主理全县行政、民政、财政、教育、军事等各项事务。
(二)档案内容成分
馆藏榆中县政府和县党部全宗档案共计577卷,上架排列长度8米。起止年代为1933年至1949年。主要内容有:
1.政务。省政府、县政府、乡镇公所等关于各项行政公务的指令、训令、报告、通知、公函、电文、代电、命令、通令、公报、公务统计方案;历任县长题名、交待、移交清册;教育委员会、财政整理委员会、人民团体等的组织规章;清理烟毒、仓谷、仓储、识字运动、教育、民教馆、整理田赋等的办法、条例、工作报告;成吉思汗灵墓、民间运力、机关团体户口、旱灾救济、调整保甲等的调查清册、登记表、统计表、月报表;各乡呈文、来往文书等。
2.参议。县参议会提案,议员名册,参议会公函、训令、会议记录等。
3.组织人事。职员名册;乡镇人员、县教育会组织沿革;委任状、履历表;人事统计;政府动态月报表;国民身份、童子军、县卫生院等的登记表、手册等。
4.军事。军事人员、青年军、征兵、壮丁、兵役、以马代丁等的调查表、名册、训令、来往文电;军粮借拨、采购、代管等的花名册、月报表;自卫队组织,枪支弹药的管理办法、情况报告等。
5.党团。党务、团务工作办法、训令、命令、来往函电;国民党和三青团员名册等。
6.财经。各项税捐、田赋、稽征、减免、运送的办法、通则、规程;财政、献粮献金、查封逆产、各项经费收支、公教粮、员工薪俸、补助费、员工粮食、小学教师训练、春耕籽种等的办法、预决算、统计表、月报表、清册、票据等。